突破自我極限的行走:一路飛雪上鎣華 全程25公里、上下坡度均在35度以上、連續(xù)7小時的行走,翻越海拔2300米左右的高山,居然由初級驢友和菜鳥兩類人構成的隊伍完成。如題所述為“一次突破自我極限的行走”應不為過。 早8時,穿越成員準時在汽運總站集合出發(fā),到含增后坐上事先聯(lián)系好的面包車于9時20分抵達乾元山山腳徒步起點。一番整理和例行的行前合影后,在“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的歌聲陪伴下,踏上穿越征途!版v華山,我來了!”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一路的歡歌笑語,全隊于一個半小時后抵金光洞。位于海拔約1800米左右的金光洞道觀是川西北道教的發(fā)源地之一,也是傳說中哪吒師傅太乙真人修煉之地。在道觀打尖時,突然自半空中升起乳白色濃霧,云霧繚繞的山中也開始淅淅瀝瀝的飄起了等待已久的雪花。不禁暗自感慨此處不愧是道家清修之地,道長咒語一念自平地生霧、鎖山閉關,好一番云山霧罩、身似仙境的美景。 11時半,啟程向著此行最高點—鎣華山,進發(fā)!隨著海拔的升高和持續(xù)的行走,菜鳥們已出現(xiàn)驢行典型癥狀(不停地問距終點還有多久)。還好的是在前行不久后,沿途終于有了厚厚的、踩上去軟軟的、卡茲作響的積雪。“哇、喔.......”各種驚嘆之后,不免是常規(guī)套路“打雪仗、堆雪人”。13時20分,筆者率先登頂鎣華山頂,其余成員也在十分鐘內先后登頂。在古鎣華山道觀僅有的一位居士的熱情邀約下,我們進道觀團團圍坐于樹疙瘩火前,開始大快朵頤的路餐!澳慵业南隳c味道不錯,他家的臘肉做的可以,這個孜然味炒脆皮腸巴適,來整一口去去寒!.......” 酒足飯飽之際,道觀外烏壓壓又上來20余人,向這一路頂風冒雪登頂的隊伍打探后得知,他們上來的路就是我們要下山的道。簡單寒暄后,我們告知他們含增的租車聯(lián)系電話,他們叮囑我們下山要把速度提起來,不然就坐不上大康回中壩的班車了。 14時20分,兩支隊伍在道觀下的一個路口處揮手道別。幾分鐘后,我們的隊伍已沒入茫茫密林中,加之此時山林中的霧氣彌漫,隊友們在前后已看不見對方,只能靠聲音互相提醒著“慢點,路太滑,抓住路邊草木!痹捯粑绰,隊伍的前方就傳來“哎呀!”聲和重物墜地的動靜,原來是成員中年齡最大的文哥跌倒了,趕緊上前拿出云南白藥噴霧劑進行處理。不一會后方又傳出“啊呀,媽呀!”聲,又光榮跌倒一個女同志。筆者正想詢問,腳下一滑也重重的坐了個屁股蹲。就這樣,伴隨著一路的跌絆聲,總算到了傳說中的吾巖寺。大家伙回望來路,感慨路難行時,一個山民背著重約百八十斤,外形超過自身兩個半的大筐箭竹桿,哼著小曲輕輕松松的從山間小道走出來。傻眼了,傻眼了,大家無言以對,走吧!繼續(xù)前行。 吾巖寺到旱豐村六隊的下山路上,見到一大片辛夷花林。想想此處較僻靜應無多少外人打攪,于是有成員相約老母花開時,來此處賞花。在堅強回家信念的支撐下,全隊于17時50分抵達班車搭乘點,當一句“沒有班車了”從當地村民口中輕飄飄的傳出后,大家伙徹底傻眼了。但天無絕人之路,在好心村民的聯(lián)系下,十分鐘后一輛滿載希望的綠色中巴車向我們駛來........ 感謝參加此次行走的全體成員,尤其是第一次進行如此大強度行走的幾位菜鳥級隊員,他們的表現(xiàn)確實很強悍,不得不刮目相看。在路上我也感受到了他們身體到了極限時的心理狀態(tài),但為什么他們能咬緊牙關堅持下來,就是憑借著回家的信念在支撐。當下我們什么也不缺,最缺的就是信念和信仰。何謂信念?何謂信仰?如果你不懂,那你就去問問在318磕長頭的藏民。其實,有時也在問自己為何喜歡行走在條件艱苦的大自然中,其實什么“洗肺、呼吸清新的空氣”都是表面的說辭,真正的應該是想在行走中,感受一些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的艱辛和困苦,在感受的過程中學會珍惜,這或許也是我對行走在路上的體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