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忠孝的罐罐飯做好的時候,孫家的兩個小舅舅正好來串門。 少宣和少東給姐姐帶來了兩塊臘肉和粉條,盡管正成知道女兒一家少不了吃喝,也不免心痛外孫。忠孝小的時候特別招人喜歡,長得眉清目秀,像極了一個女娃,嘴巴又特別乖巧,說話有趣極了,正成是心疼得心肝一樣。 耀禮夫妻從小甚是愛惜這個親生的幺兒,忠孝的伙食常是單獨開設(shè)小灶,一支漆黑的瓦罐,里面放一些米和水,在柴火上咕嚕咕嚕的燒沸,水分蒸發(fā)之后,就是一罐香噴噴的白米干飯,這干飯是急火四周烹烤,受熱均勻,火力猛烈,口感硬朗有嚼勁,又同時保留和進一步催化了大米的自然芬香,味道極是好吃。 有時候在罐子里燉上幾坨豬肉,小火煨上一兩個時辰,湯汁濃稠,肉質(zhì)松軟,入口即化,那香味沁人心脾。當(dāng)然,這也是忠孝一個人的專供。 忠孝從小體質(zhì)偏瘦,胃口不好,找了何瞎子算過幾次,都說是 “有福之人----天生的口細,只有賤命的人才會口粗,見啥吃啥……”,孫氏覺得也有道理。又找了楊家灣的楊先生,開了一些藥方,每年還吃了不少山楂、大棗,也沒怎么開胃。在泉水寺上了幾年學(xué),夏天受不了天熱,冬天受不得天寒,更受不得先生的打罵,也就隨了兒子的愿想,在家里玩耍嬉鬧,也是一種成長。 孫氏對兒子照顧有加,自己舍不得吃的也要給兒子買了吃,只要能給兒子補身體。小灶的伙食明顯優(yōu)于家里的大灶,十幾年下來,忠孝沒見得強壯,吃剩飯、喝剩湯的孫氏倒是長得油光滿面。 耀禮對兒子從小的嬌生慣養(yǎng)難免擔(dān)心,一想到何瞎子說的話,這娃生來就命好,有偌大的何家蕩子做家底,這不是前世一般的造化可以得來的福報,天生一人必有一用,也就放寬了心。 少宣和少東兩兄弟平常在城里讀書,何家灣的姐姐家少有走動,正成聽說了昨天忠孝相親,就派了兩位公子登門道喜,隨便來看看姐姐、姐夫。 少宣大了少東兩歲,已經(jīng)在南山學(xué)校是最后一年,就快畢業(yè)了。 少東才是一年級,比忠孝大了一兩歲。少東正和忠孝一起嬉鬧,搶著罐罐飯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吃完之后又在院門口的樹上摘紅橘,又在竹林旁的土堆玩粉嫩的大冬瓜,少東穿著整套的中山裝,戴著新式的學(xué)生制帽,顯得精神抖擻、神采奕奕。感覺什么都是稀奇的,孫氏在一旁樂,好久沒見小弟,忠孝也沒這樣開心過,難得一見的兩代人之間的溫馨場面。 少宣已經(jīng)出落成俊秀挺拔的大人的模樣,穿著漂亮?xí)r尚的洋裝,頭發(fā)整齊油亮,戴著金絲眼鏡,披著黑色的長風(fēng)衣外套,脖子上繞著黃色的圍巾,顯得知書識禮、文質(zhì)彬彬。禮貌地見過孫氏和姐夫,寒暄了幾句,見弟弟和侄兒正玩得開心,少宣就站在院外的馬路邊,來回踱步,一會兒仰望天空,一會兒低頭沉思。 孫氏幾次想去搭訕,耀禮都輕輕地咳嗽阻止了。孫氏過來小聲問:“不讓我過去,是啥意思呀?” 耀禮望著少宣的身影,小聲道:“這么大的孩子,已經(jīng)成人了,該有自己的心事,讀了一肚子書,是操心國家大事,還是工作上的事,你又不懂,瞎摻和啥呀?” 孫氏爭辯道:“我當(dāng)姐的,還不能關(guān)心一下弟弟想的什么?” 耀禮道:“你只知道屁股大個天,他的腦子里裝的是整個國家,又不是誰家的女娃,你能關(guān)心個啥?” 孫氏又辯道:“書讀多了,就不想女人哪?” 耀禮望著遠方的群山,吧唧著煙袋,煙火忽暗忽明,天色已經(jīng)漸漸暗下來,沒有繼續(xù)搭理孫氏。 孫氏仔細端詳著自己的弟弟,天啦,讀了一肚子書的人,真的不想兒女情長,真的滿肚子裝著國家大事。瞬間,少宣的形象變得高大起來,還是自己親自管帶過的少宣嗎?過去的跟屁蟲為什么現(xiàn)在變得如此冷淡? 見天色已晚,少東停止嬉鬧,回到哥哥身邊,已經(jīng)順利完成了老爹交代的任務(wù),和姐姐一家打過招呼之后,就和哥哥并肩準備離開。 孫氏連忙走過去,招呼兩兄弟吃了晚飯再走,少宣直說有朋友過來商量要事,執(zhí)意要走。耀禮客套幾句,也知道難得留下兩兄弟,就順?biāo)o了行。 臨走前,孫氏拉著少宣的手,親切的問道:“宣兒,我看你悶悶不樂的,你一直在想什么呀?” 少宣望著大姐,緊了緊她的手,說道:“姐,我在想國家大事,你婦道人家,不知道的好! 孫氏望著一臉慎重的大弟,滿臉的敬佩之情,我弟弟真的滿肚子想的國家,孫家列祖列宗有眼呀!連聲回道:“哦哦哦……姐不操心,不操心!” 孫氏送了兩個弟弟一程,松開少宣的手,又拉起少東的手問道:“小弟呀,你讀那么多書干啥呀?” 少東笑嘻嘻地朗聲道:“男兒何不帶吳鉤,報效國家,馬革裹尸終不悔! 馬氏一臉迷惑,轉(zhuǎn)頭問少宣:“宣兒,他啥意思呀?” 少宣笑著道:“姐,他想為國家而死! 馬氏聽后連說:“呸呸呸,二十歲不到的娃娃,說什么死呀?不吉利,以后可不許亂說,免得爹聽見了生氣!” 送了一程,馬氏和忠孝返回了家,少宣和少東一路走到楊家灣的深處,沿途全是他家的田地,在堰塘的旁邊,正是保長正成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