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騎行》 ——寫在自由騎行群六周年之際
一群人,自由騎行 離開鋼筋水泥的裝模作樣 然后像一個采風的詩人滿載歸航 種植快樂,收獲夢想 帶上自己的靈魂 與藍天一起搖車 醉于晨曦露珠,搬運月亮和太陽 淹沒于綠樹成行 和花朵們探討自然風光 從不關心山道曲折滄桑 就像幽幽的路,從不關心 人類長什么模樣 一群人,騎行自由 彎腰低頭心甘向腳下的泥土恭謙 更會書寫桀驁不馴的詩行 廣袤里挺起胸膛 心與風一起站在埡口 雙手捧起靜止的時光 那里有凈人的沙 肉身跳出紅塵之外的釋然 身體配合靈魂行在路上 天衣無縫的默契 若悄無聲息的黃昏,配合 美麗的夕陽一樣……
在詩城有那么一群人,攜一輛單車,掛一壺清水,戀一條山路,心里有詩句,眼里有遠方,鐘情于“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方式。把騎行視作一種常態(tài),一種習慣,一種癮,一種自由,一個未知,一個期待,一個驚奇,可以在去的路上獲得,可以在歸來的途中遺忘。行在路上,只想用車輪丈量快樂與釋然,只想以騎行的方式與自己對白,體驗繁華外的另一種靜謐,享受通透的純粹。 一群人,踏著四季的旋律,唱響騎行歌,晨來捧紅日,夜來攬月色,暖春踏芳草,炎夏賞荷葉,深秋披金甲,冬吟純雪詩,身染好風水。一群人,喜歡騎在路上,行在風里,醉于山水,與別致角落相戀,與懸崖峭璧相視,與碧波漣漪相融。一群人,翻過每一座高山,趟過每一條碧河,穿越每一個峽谷,叩見每一個古跡,會漣漪起一個又一個溫暖的名字:太華山,六峽,藏王寨,觀霧山,吳家后山,北川竹海,綿竹年畫村,古城閬中……。景在心里,人在詩里,詩句在耳旁輕語,好山好水好地方在另一端喜顏相望,心臨此境,一切都靜了,一切就凈了。 騎太華山,走進“石磴層層上太華,白云深處有人家。道旁對月閑吹笛,仙子乘云運駕車”的故事里,尋找詩仙尋道的蹤跡,登上道觀,奇峰連綿,眼在覽,心在聽,穿過胸膛的盤江,在腳下流淌,娓娓道來,如訴如歌。萬年河床,千年源頭,見證了唐詩宋詞,回到了前無來者的盛唐,趟滿古韻,行吟四季,看歲月靜靜流轉(zhuǎn),任時光慢慢走遠, 身在六峽,放下了繁華,放下了浮躁,放下了偽裝,放下了所有,在風轉(zhuǎn)云繞的時空里,義無反顧地顛簸;在“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碎石路上執(zhí)著;在“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的雨景里陶醉;在“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轉(zhuǎn)之回川”的天造峽谷中驚嘆;在“秋過葉黃,淡看歷史”的千年黃連樹前定格。在如畫的世界里,走成了它的風景;在如詩的篇章里,走成了它的詩句;在旖旎的風光里,走成它了的知己。 覓藏王寨,翻越腰懸崖,掠過都市的鋼筋叢林,拋開人為的音樂與啤酒,在枝繁葉茂的山路上盤旋,經(jīng)歷那種身體埋入地獄,眼睛發(fā)現(xiàn)天堂,靈魂歸入凈土的感覺,正真享受“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钡暮茪庋排d。不在喧囂紅塵中叩佛,會在飛珠濺露里問禪,體悟叩佛解禪的快樂和滿足,自信地呼吸,沒目標的行走,沒期待的騎行,在如夢的風景里奔跑,而不在風中承諾。感受花開花落,瞳駐綠葉蓬勃,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中領悟生命的真諦。 翻越觀霧山,爬上山頂,“瑤臺雪花數(shù)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的冬雪進入視野,殘垣斷壁歷歷在目,面對眼前的普賢頂,聯(lián)想它的前世今生,想漢代的風雨,想唐代的故事,想起“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xiàn)前”的佛語。在山上臘梅大朵開放,雪浪層層堆積,覆蓋了整個山峰的此刻,對一只短暫小鳥的到訪,會產(chǎn)生好奇,會產(chǎn)生感嘆:美好的都這樣,匆匆而來,悄悄溜走,如同風華青春,不容人來等待,不許人來回味,只把感嘆的背影留下。 登吳家后山,癡迷于辛夷花的春天,享繞指柔般的山風,在橫斜梳影里駐足,在靜謐畫廊里徘徊,在爛房子花海中陶醉,在暮色殘霞中忘我,在陡峭山路上行走,在半夢半醒中穿越,與炊煙綠山共行,與春暖花開為伴。此時此景,已把春色當美酒,舉杯豪飲,不醉不歸,吟詩作賦,自然流露:“孤村遠樹飄炊煙,吳家深藏青山中。八彎九拐十公里,站在山頭傲群峰。同山同水異花時,山頭溢滿山腰空。今年如畫醉東風,昨年遺落現(xiàn)重逢。若把春色比佳人,濃抹淡妝總相宜。落花無酒更醉人,今宵月缺花消瘦。多情去后留余香,歲月蹉跎幾度秋。浮云世態(tài)眼前過,功名有如車下坡! 雨騎北川竹海,靜聽時間煮雨,在彎曲陡坡的竹徑上,聽水鳴鳥歌,感受竹子肌膚般的呼吸,賞楠竹屋的溫馨別致,覽月牙灣的特色景象,遠觀竹林,綠得像一塊無瑕翡翠,近看竹子,像一個在雨中站崗的哨兵,醉在碧波蕩漾的竹海,在綠色的海洋里,聽時間慢慢煮雨,楠竹為君藥,雨水乃臣藥,調(diào)理來訪者的身體,補氣寧神療焦慮。遙想雨后的竹海有一種生在骨髓里的“昂頭迎風笑有聲,雨過天晴凈似洗。寧靜如水守明月,清瘦弄影高窗里。”的浪漫意境。 三臨年畫村,鐘愛純樸的畫卷,感受到“白馬入蘆花,銀壺里化雪”那份素潔,那種遠離繁華脫俗的清凈。因懂得而重復,徘徊于寧靜小道,畫面沒了濃妝,唯有淡泊謐靜,抓住了,就不會隨意放手,遇見了,就成了一生知己。立于村頭,憑欄回首,神情淺淡若云間,肉身已跳出三千紅塵,塵世本虛空,清靜又無為。那繚繞于秋色下的年畫,就是銀碗里盛雪的尤物,沁人心扉,像冬天里的第一場雪,盡收于眼里,融化在掌心里,深埋于心里。只為那份喜歡,寧可低到塵埃里去欣賞,就這樣,淹沒于畫海里,行走在秋色里,輕聽秋蟲鳴,深嗅桂花味,飽覽墨清香。騎騎停停,忘了時間,忘了自己,忘了暮色,忘了喧囂,直到農(nóng)家的路燈,拉長了騎者的影子,提醒不知疲倦的人。 叩見閬中,展現(xiàn)在眼里的古時宮廷樓閣早已風化成泥沙,但漢的余音,唐的背影在心里縈繞。穿行在縱橫交錯的老巷,那久遠的瓦屋,銹色的門窗,檐頭的燈籠,濃濃的醋香,青青的石路,刻滿了“秦磚漢瓦魂,唐宋古巷深”的印痕,一直通向2300年前的國都深處。帶著遠古的呼喚,淹沒在嘉陵江煙霧里,撕一塊張飛牛肉,喝一壺歷史老酒,讓千年古柳撫人入夢,枕著輕盈的江聲,聽著古城講歷史,講戰(zhàn)國史,評說三國……。 一群人,就這樣騎在四季,心在路上,感受沿途溢出的風景。一次又一次的遠行,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一次又一次的釋放,享受成功登頂時的陶醉瞬間,享受靈魂與身體同在路上的快樂。騎在春夏,沒辜負藍天白云的熱情;行在秋冬,沒辜負晨露陽光的沐;行在岸上,沒辜負拂面春風的好意;穿在山澗,沒辜負青山綠水的熱烈,用開懷的腳步丈量一路風景。 一群人,轉(zhuǎn)過四季,渴了,喝一口清水,舒散自己的疲勞;累了,賞一道風景,點燃新的熱情;餓了,嚼一片干糧,啟動新的能量。春夏秋冬的騎行,一年四季的折騰;那山那水那騎行,此景此情此光陰。一群人,歷經(jīng)四季霜錘,面對再重的壓力,再大的困難,再苦的生活,總會一笑而過,因為我們是一群純粹的人,是一群堅定的騎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