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前幾天下過雨,從楓順鄉(xiāng)到小壩鄉(xiāng)的土公路上斷斷續(xù)續(xù)積滿了稀泥。加上拖拉機、摩的的擠壓,稀泥或拱或塌的形成溝溝壑壑,人走在其上,一滑一溜的,讓人不得不當(dāng)心自己的屁屁。當(dāng)一步一步越走越高時,一抬頭,竟也快至山頂了,此時放眼四望,蔥綠的樹叢遮掩了彎彎曲曲的來路,同時使前路充滿了誘惑的濕漉漉的綠氣。趟過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浪(爛)路”的稀泥坑,鉆過在青色石體中鑿出的涵洞,小心的爬過由碎石、樹樁組合的滑坡體,我們進入了——小壩鄉(xiāng)。 小壩鄉(xiāng)的中心由十來戶人家隔一條清澈的溪流錯落有致的組成。5.12災(zāi)后重建后,新修的幾間房屋大多是磚木結(jié)構(gòu),加上花哨的貼墻,比起以前的土木結(jié)構(gòu)雖然洋氣不少,但由于“太新”,顯得與長著青苔的舊瓦,泛著油垢微紅的土墻的老屋,以及老屋前陳舊的雞圈、豬圈,一旁老樹上斑斑駁駁的黑白色調(diào)極不“和諧”。在新修的房屋前小憩,打點打點了大伙的肚皮,在細細柔柔的風(fēng)雨中,我們丟棄了在小壩鄉(xiāng)中心駐扎的念頭,一路向“浪路”和綠氣迷蒙的山深處走去。 下午一時許,雨開始不大不小的下起來,我們的傘、雨衣、防雨罩開始閃亮登場。紅的、青的、草綠黃等各色,正是此時的山中季節(jié)沒有的色彩。這些移動的帶著渴望和獵奇的欣喜心態(tài)的色彩,踏過滲著寒氣的碧溪溝里的鵝卵石,在亂石淤泥中深一腳、淺一腳試探,在枯樹和纏藤中左右偷窺;時而為地震的痕跡驚嘆,為善變的山神所折服;時而歡喜的舞蹈所采摘的野果,時而為昆蟲的彩衣所迷惑。就這樣,約莫走出三個半小時,我們走到一家王姓的農(nóng)人家(其實還不算是家,只是一個半成品的房屋)前,熱情的老王將我們迎進他大半還四面無墻的“新房”。 是夜,正值中秋。我們在海喝了老王為我們準備的晚飯——白米加土豆稀飯配酸黃瓜后,開始圍坐在篝火旁,一邊玩撲克牌,一邊拿出月餅,一起和老王一家侃山里的人、野獸、過節(jié)、今后的日子。八點左右,一輪滿月從云縫中鉆出,我們紛紛走出屋子,打望雨后的山峰之上,退讓的厚云中有點暈黃但滿滿圓圓的新月。大家爭相拍照留戀,歡喜愉悅之聲不知道驚擾了沒有那些可愛的原著居民——松鼠、野豬、小熊貓等等動物,但當(dāng)時,山中、農(nóng)舍、溪流聲、老酒效應(yīng)、第一次野外過中秋的新奇感,就像月夜的山路,明明晰晰的映入我的腦海。當(dāng)晚,我們一個個爬上老王家只有隔板的新房子二樓,鉆進睡袋一字排開躺在木板上睡覺。雖然四面山風(fēng)透穿,樹叢魅影攢動,但朗朗明月,還是讓我們安心入睡。 當(dāng)清晨的朝陽將云彩當(dāng)天花散滿藍天時,我暗自佩服老王昨天在下雨時就判定今天是大晴天的斷定。好心情加上好天氣,我們好心情的合影之后,開始好心情的繼續(xù)前行。(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