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久_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顶级AV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搜索
6今日 5374主題

收藏本版 |訂閱

[江油人] 吳丹雨其人其事

枚生 (新手上路) 發(fā)表于:2013-11-29 14:48:35|查看:54369|回復(fù):30   [復(fù)制鏈接] | 來自四川

微信掃一掃到手機

隨時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本帖最后由 枚生 于 2013-11-29 14:59 編輯



吳丹雨其人其事
             吳丹雨,我的高中同室同班同學(xué)。曾擔(dān)任過李白紀念館長,副館長,李白研究會會館館長。為李白紀念館的集資建設(shè)出過不少力;為李白研究會的成立和發(fā)展流過不少汗,應(yīng)是江油文化界的有功之臣,名人明星。但,吳丹雨卻于2004年8月因病逝世,離開他熱愛的李白文化已近十年了。近日,我漫步李白紀念館時,總覺得處處都有他的音容笑貌出現(xiàn),使人產(chǎn)生了一種緬念的情緒。
            吳丹雨本是安縣人,土改時因家庭變故,隨其姐姐到平武讀書,其姐吳懷美是個教師,姐夫據(jù)說是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之類干部。原名吳懷琴,后自己改名為丹丹。上高中時就一直叫丹丹。再后來,才改為,吳丹雨。
             63年秋季開學(xué),他同另外十幾個平武同學(xué)來到江油中學(xué)66級學(xué)習(xí)。(因那時,平武無高中,只能在江油上學(xué))他分到66級3班,與我同班,后又分到同一寢室。每室8人,他住進門右側(cè)的下鋪,我住右側(cè)靠窗的上鋪。他身體很強壯,個子不高,很有精神,常穿一身深蘭色粗布衣服,很有農(nóng)家子弟的樣子。與眾不同的是,他四季常打赤腳,不穿鞋襪。冬天基本不穿棉衣,幾件單衣裹身,常凍得呵手跺腳,有時腳上凍得開血口,才穿一雙單布鞋。但我發(fā)現(xiàn)他的木箱里裝有棉衣褲,甚至還有十幾張貳元的新人民幣。(他姐姐給他的生活費,節(jié)儉存下的),問他為何要這樣做,他說:“學(xué)習(xí)毛主席青少年時代‘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宗旨,鍛煉自己”。有一次,某校長看見他凍的那個樣子,頓起同情之心,叫來班主任老師說,給這個學(xué)生申請困難補助。但,再一問家庭出身地主,便不作聲了。(當(dāng)時學(xué)校階級路線貫徹極嚴,出身不好的學(xué)生連班干部、小組長也不能當(dāng))。
             丹雨同學(xué)讀書勤奮,做事很有毅力,心無旁騖?陀^地說,天資不是很高,領(lǐng)悟能力不強,學(xué)習(xí)成績一直是中等偏上。但他的執(zhí)著是有名的。他常用“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等語鼓勵自己。星期天,他自帶小凳子到新公園,坐在一枝花前可以對照著畫一整天。他崇拜石匠的執(zhí)著、堅持,曾在65年5月寫過一篇《石匠頌》的短文給我看。我信手回贈一首小詩:《讀丹丹同學(xué)所作“石匠頌”一文》
                                                           拜讀您的《石匠頌》,
                                                          心里蒙受了極大的感動,
                                                          為勞動者寫下了的頌歌,
                                                          本身的意義就非凡的深重。
                                                          石匠的信念同樣為您信奉,
                                                          平凡的真理夠您終生受用,
                                                          “有志者,事竟成”,
                                                          再堅的頑石也要鏨它一個大洞!
                 文革開始,他保持深默,沒有參加過任何派性活動。當(dāng)江高校園東方紅造反兵團與“三字兵”(保守組織)對峙時,當(dāng)“五州慘案”發(fā)生時,他均為旁觀者。獨特的是:他一個人拿起鋤頭在學(xué)校周邊挖坑種了幾十株南瓜、冬瓜,給伙食團用。武斗之風(fēng)盛行時,他回平武去了。工宣隊駐校后,才返校。
       二排右二為丹雨
     
                “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開始時,他到了大康公社插隊落戶。為了表明“扎根農(nóng)村干一輩子”的革命精神,他與本隊農(nóng)村姑娘向霜梅結(jié)婚安家。再后來,有了女兒吳杰妹。他幾次被評為江油市上山下鄉(xiāng)先進個人,受到表彰。
                恢復(fù)高考后,到綿陽師專中文系讀書,畢業(yè)分到江師。李白紀念館建館過程,被調(diào)任為李白紀念館館長。在建館集資中,他大顯身手,把他做事執(zhí)著不懈的作風(fēng)發(fā)揮得極佳。為“曉雅齋”的集資捐建,多次跑綿陽長虹集團,受盡冷眼,坐夠冷板凳,終于感動了長虹人,建成了江澤民為之題詩的“曉雅齋”。長虹廠的蘇白牛先生對丹雨的堅持執(zhí)著很是贊嘆,曾多次跟我談起。再后來長鋼、江電、礦機、物資局、商業(yè)局、中壩鎮(zhèn)政府……的捐建,都有他大量的辛勞和汗水!芭R江仙館”、“懷謝軒”、“醉仙樓”、“青蓮池”……等景點先后建成。
             李白研究會于1984年10月在江油成立。丹雨當(dāng)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秘書長。87年10月第二屆理事會副秘書長。以后,歷屆都為副秘書長直至逝世。為成立李白研究會,丹雨也費盡大量心血。為拿:“中國李白研究會”的名稱,與馬鞍山市有過多次競爭。丹雨為此事,上京找過張黎群伯伯、鄭科揚同志出面幫忙,終因馬鞍市申報在先而未能成功,最后只得掛“四川省李白研究學(xué)會”的牌子。四川省政協(xié)副秘書長、沈元翰先生為此事曾作打油詩一首,以諷江油方面覺悟太遲,行動太慢!袄畎咨妹,李白死當(dāng)涂”當(dāng)涂還明白,彰明反糊涂”,沈先生在江油政協(xié)的一次報告會上講過此事,并吟了這詩。
             1982年10月,丹雨與丁稚鴻、張澤選注出版了《李白故里詩賞析》。1984年,丹雨《介紹欣賞李白吟古江油的一首詩》一文,在中央廣播電臺“閱讀與欣賞”欄目播出。
             1992年,丹雨與人合著的《歷代名人詠李白》一書出版。
             1995年,丹雨與人合編的《吟凌書李白詩》出版。
             1998年9月,丹雨應(yīng)日本漢詩專家?guī)r下俊一方面邀請,率四川省李白文化交流團赴日本大阪、熊本、京都訪問。出席《詩仙李白詩詞吟唱大會》。
             2001年,丹雨主編的《李白奇石大觀》一冊出版,并作文《李白奇石天下一絕》《李白行吟圖·三絕奇石的啟示》于書中。
             2001年,丹雨與人合編的《李白與江油》出版。
             2001年1月,丹雨隨會長萬光治等李白研究會成員赴臺灣參加“海峽兩岸紀念1300年誕辰學(xué)術(shù)研討會暨古典詩活動”。并舉辦“吳丹雨李白詩畫作品展”。
             2001年,丹雨編《李白之聲·李白詩詞歌曲選》一書出版。代前言的《余音激兮萬世,天簌振兮七弦》一文,即丹雨89年4月在岳陽“全國李白學(xué)術(shù)討論會”上發(fā)表的推薦臺灣蔡肇祺先生所為李詩譜寫曲子的文章。
丹雨常有奇思,曾于1975年創(chuàng)造了一種將柳枝碳化后作筆畫畫的“中國硬筆水墨畫”。還請王定超老先生為之作文推薦,還贈我一幅作品。我當(dāng)時正從在李白紀念館講學(xué)的臺灣“世界桂冠詩人、中華文化協(xié)會會長、世界文化與詩人大會會長”范光陵博士處學(xué)習(xí)他提倡的“新古詩”。便以新古詩體回贈一首:“丹雨喜丹青,一生費苦心,枯枝化作筆,山水意境新”。據(jù)說范博士是歷史名人范仲淹的后人,未作考證。
     丹雨的書畫作品
      
     
      
     
      
          我見過丹雨很多作品,個人感覺他喜歡追求奇、險、怪、字畫多處用印,與眾不同。他本質(zhì)上是一個勤奮的文化人,對行政事務(wù)工作不甚得法。初任紀念館館長時,發(fā)生過與職工吵架等事,在承包館內(nèi)茶園事上也有點不得民心。為此,他多次到我處求教。有一次晚上我外去晚歸,他竟在六樓家門口等我?guī)仔r之久。過后,還作一詩紀念此事。后來,告狀的人多了。他的館長也變成主抓業(yè)務(wù)的副館長了。李白研究會館成立后,作為會館館長,他倒是做了不少的實事。他注重上層聯(lián)系,經(jīng)常主動向省、地、縣領(lǐng)導(dǎo)匯報請示李白研究方面的問題,并請求支持。逢年過節(jié),他向全國各地文化名人寄送賀卡,聯(lián)絡(luò)感情。對有名氣,有影響的人物、他極喜結(jié)交。反過來,這邊使他得到多方面的關(guān)注和支持。張黎群伯伯就發(fā)展了他為“中華名人協(xié)會”會員。綿陽市多次安排他為政協(xié)委員。
    "中華名人協(xié)會"會長張黎群在<知音之家> .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丹雨工作上是沒說的。他的付業(yè)卻有點令朋友,同學(xué)們耿然。他付業(yè)就是他業(yè)余下海的“知音之家茶座”,“詩仙堂”農(nóng)家樂,紀念館內(nèi)租房開設(shè)的旅游紀念品門市。
     
          去過他處的同學(xué)說“宰人太過”,“過去一次,決不去第二回”。所賣字畫,標價太高,成都市場買回?zé)o題款的字畫,他題上他的款印,使人分不清真假。把存世甚多的開元通寶小錢,標上“李太白用過的錢”字樣,讓人弄不清是李白本人遺留下的錢,還是李白那個時代的錢?有點打擦邊球的味道。不管怎樣,丹雨在下海經(jīng)商方面確有一套,最終獲得不菲的利益。
“天有不測風(fēng)云”,正是人生各方面順利的時候,他生病了。還是重病。(食道癌)手術(shù)后,去看望他。仍很樂觀,拿出手術(shù)時取出的肋骨說:“吳丹雨這肋巴骨,要賣十幾萬一根”。我心中暗自說:這種時候了,還在說錢。幾個月后,病情復(fù)發(fā),人消瘦得歷害,回到鄉(xiāng)下“詩仙堂”長住,仍關(guān)心時事,寫了一首關(guān)心環(huán)境的“紀念地球日”的長詩和“病中吟”一詩,寄我一份。我當(dāng)時在成都女兒家中,回贈《金縷曲·答丹雨“病中吟”》:
          丹雨神安否?坎坷平生,可堪回首。歷程迢迢尋慰籍,安縣平武江油,李白館,邀月醉酒。造化弄人應(yīng)見慣,總輸他覆雨翻云手。禍與福,常伴有。
          淚酸涕流濕衣袖。數(shù)舊友,少年風(fēng)華,情同骨肉。正似紅顏多薄命,不忍壯士折壽,拜病室,皇天保佑。詩札娓娓心流露,把前情后事交代夠。詩仙堂,黃花瘦。
                                                     2004年4月3日   張枚拜上
          不久,我回江油,與政協(xié)何大川,老友易可情等人專程去大康鄉(xiāng)下看望丹雨,并在詩仙堂樓頂合影。
再后來,我又到成都去了。聽說為滿足丹雨的希望,文化系統(tǒng)在太白堂前舉辦了“吳丹雨譜曲”的李白詩歌演唱會,丹雨白衣白褲,抱病坐在臺上,享受了人生最后的音樂大餐。不久,丹雨病逝。隆重的追悼會,市上領(lǐng)導(dǎo)參加了,文化方面人參加了,同學(xué)、朋友們也來了,易可情電話告知我,我有事不能回來,請托他代買花圈送上,聊表心意而已。
          丹雨走后,易可情寫下《悼丹雨先生三首》詩。
                                                           從來造物忌才高,也作風(fēng)狂慟此宵。
                                                           倏忽與君成永訣,幾多舊事苦煎熬。
                                                           失怙髫年賴自強,苦寒磨出臘梅香。
                                                           謙虛勤奮人欽敬,悲愴吾兄竟早殤。
                                                           末期魔病襲良人,堪嘆鴻猷圖正新。
                                                           明月清風(fēng)歸浩渺,思君何處可招魂。
                                                                                              2004年8月13日
                                                 成都晚報資深記者  張杠寫下《吊亡友丹雨》詩。
                                                                丹崖無語望故人,
                                                                雨叩樓窗感斯文。
                                                                潭光依然攝云夢,
                                                                徑花可否認履痕?
                                                                譜散廣陵弦絕響,
                                                                思追長庚硯生塵。
                                                                松風(fēng)夜唱將進酒,
                                                                匡山明月吊詩魂。
                                                                                            2005年2月5日于成都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精神文明辦主任黃勵惇同志寫了一首非常感人的《哭丹雨》長詩,現(xiàn)刻成詩碑,安放在大康“詩仙堂”,丹雨墳?zāi)惯,供人憑吊。
           丹雨也算得上是同學(xué)中的成功人士、知名人士。英年早逝,使人傷懷。可惜他收集了很多知青文物、照片,還未形成規(guī)模的知青文化,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丹雨的同學(xué)們及他的書法作品)

   
     
   
   
   
   
  
   
   
   
           寫下這些文字,是為了紀念同學(xué)同班同寢室的老朋友。他晚年自號“戴天山人”,還有“彤云”“香云兒”“尤萬里”等筆名,讀書時,學(xué)籍冊上的名字叫“丹丹”。曾用名,吳懷琴,進入社會后的大名叫:吳丹雨。世上曾有過這樣一個頗具特色的人。
                                                                                            2013年11月28日  于書齋
                                                                                                                            張 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頂1 踩
江油論壇 因您更精彩!
發(fā)表于 2013-11-29 15:33:48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沙發(fā)
sc51811

點評

Win2000  辛苦一生,留下下東西 

發(fā)表于 2013-12-4 16:55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3-11-29 16:06:17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藤椅
我有他送的簽名書啊,《李太白的故事》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3-11-29 17:56:06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板凳
我與丹雨交往,勤奮好學(xué),為李白文化在江油傳承作了不少工作,生病期間也專門去探望過,也曾為他拍過許多照片,,,,,

點評

餓狼  呵呵 

發(fā)表于 2013-12-6 16:05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3-11-29 18:13:02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報紙
寫得客觀。
懷念友人。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3-11-29 20:21:51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地板
:)張叔,你的文章拜讀了哈,佩服語文底子的確過硬哈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3-11-29 21:51:45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西
7#
文人懷友,要得!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3-11-30 11:21:36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8#
緬懷他!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3-11-30 12:25:08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9#
吳丹雨的詩仙堂還在,環(huán)境也還不錯就是生意不是很好。游客太少了。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3-11-30 12:39:14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10#
sc51811

回復(fù) 收起回復(fù)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江油論壇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權(quán)舉報:本頁面所涉內(nèi)容為用戶發(fā)表并上傳,相應(yīng)的法律責(zé)任由用戶自行承擔(dān);本網(wǎng)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如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權(quán)利人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刪除!舉報微信號:cxx1112c

版權(quán)所有:江油市圖圖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蜀ICP備19040267號-2 川公網(wǎng)安備 51078102110006號 經(jīng)營性ICP:川B2-20200096

下載APP

找站務(wù)

申訴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