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潼縣臥龍鎮(zhèn)板凳寺的秋色與歷史傳說
板凳寺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臥龍鎮(zhèn)攔河村,地處金牛道紫云分道,是蜀道上的重要古寺。其歷史可追溯至唐代,始建于唐貞觀十二年(638年),最初為三國時期諸葛亮用兵屯糧的驛亭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
20251119211718front2_0_441567_FtEOhLcqf25TdVZ3NOggOrX8j_o8.jpg (141.6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昨天 21:17 上傳
寺廟的興衰與朝代更迭緊密相連:明末因兵燹被毀,清康熙年間修復(fù),乾隆甲子年(1744年)重建,咸豐年間)因藍軍與清軍交戰(zhàn)再次損毀,同治年間復(fù)建,光緒八年最終擴建,F(xiàn)存建筑保留正殿遺構(gòu),寺內(nèi)有蠟燭樹、高香樹、板凳樹等百年奇樹,見證了千年滄桑。
20251119211719front2_0_441567_FnM2ydbNShqj3I6QacnlpVXk1Mfk.jpg (171.8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昨天 21:17 上傳
作為金牛道上的節(jié)點,板凳寺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承載著軍事與交通功能,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此屯兵積糧的歷史,為其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名稱由來:石凳與奇樹的雙重傳說,還有一種傳說與三國時期諸葛亮有關(guān); 1. 石凳說:明永樂年間重建寺廟時,從地下挖出石凳,故以此命名。8 2. 奇樹說:寺內(nèi)有兩棵交錯生長的大葉香樟樹,枝干形成類似板凳的高拱形狀,因此得名“板凳寺”。 3、諸葛亮與千年銀杏的故事:板凳寺與三國文化深度綁定,相傳諸葛亮北伐時曾在此屯兵,因當(dāng)?shù)厥蠡紘?yán)重,他命人栽種兩株銀杏樹驅(qū)鼠。老鼠被趕走后卻引來巨蟒,巨蟒以銀杏果為食,寺廟得以安寧。如今寺內(nèi)兩株千年銀杏仍枝繁葉茂,被稱為“高香樹”,成為古寺的標(biāo)志性景觀。
20251119211719front2_0_441567_Fm96v-QSa5vi3RbhBVk2R0HxXO-P.jpg (213.0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昨天 21:17 上傳
此外,寺內(nèi)現(xiàn)存清代《重修板凳寺碑記》和《祀神碑志》等石刻,以及“夫妻樹”(兩株交纏合抱的香樟樹)等自然奇觀,進一步豐富了其歷史文化內(nèi)涵。 ——如今的板凳寺雖歷經(jīng)損毀與重建,但仍保留著唐代始建時的格局與三國文化印記,正殿遺構(gòu)、古樹名木及碑刻文獻,使其成為研究蜀道歷史、三國文化及古代寺廟建筑的重要實物遺存。作為梓潼縣“三國故里·田園臥龍”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它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自然與人文融合的詩意棲居地。
20251119211719front2_0_441567_Fk4Hm9KST5h319JR7vIRDqZjfAT0.jpg (204.0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昨天 21:17 上傳
初冬時期,板登寺內(nèi)的兩棵百年銀杏樹霜葉正紅,在陽光下金燦燦的,格外誘人。寺院后兩棵350年以上樹齡的香樟樹兩枝橫跨相連確實向一個粗獷的板登。后殿的石階兩側(cè)呈現(xiàn)出斑斕的青苔,石板巳被行人踩出了凹凸不平的痕跡,留下了歲月的滄桑。 從江油城區(qū)出發(fā)徑大堰鎮(zhèn)鳳凰鄉(xiāng)忠興鎮(zhèn)仙鶴鎮(zhèn)臥龍鎮(zhèn)(欄河村)即到板登寺。約42公里左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