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雨,昨夜就淅淅瀝瀝的,到了今日重陽,早晨起來,天陰沉沉的,不一會又開始滴滴嗒嗒。這種纏綿勁,不是夏日那種傾盆的、爽利的暴雨,是暮秋特有的雨,軟綿綿的,帶著一股子揮之不去的涼意,像一張無邊無際的灰網,將整個天地都籠罩了進去。
原本去登高,自然是去不成了。倚在窗前,看那雨滴落在銀杏葉上,便積成一顆顆晶瑩的水珠,顫巍巍的,待到葉兒不堪重負時,便“嗒”的一聲,清清脆脆地跌碎在下方的土地上。
遠處的山,那本應是今日主角的山,此刻只剩下一個模糊的、淡青的輪廓,像個沉思的巨人,隱在雨霧的后頭,不肯輕易示人。
古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在這雨聲里,那份“獨”的意味,便愈發(fā)地濃了。忽然便想起王摩詰的詩句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那是一種何等鮮明的、帶著陽光氣息的悵惘。而我的悵惘,卻是濕漉漉的,被這雨給浸透了,沉甸甸的,無從寄送。那茱萸的辛烈,想來也敵不過這撲面的潮氣罷。
然而,這雨中的重陽,難道就全無是處了么?倒也未必。不能極目遠眺以舒胸襟,便只能收束心神,向內心尋些安靜。案頭一盆綠籮,葉片青翠欲滴,被濕涼的空氣浸潤著,反倒成了一縷幽幽的陪伴。泡一盞暖茶,看熱氣與雨天的清冷糾糾纏纏,終是裊裊地散開了。這方寸之間的安寧,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登高”了——是心緒的拔高,從俗務的泥濘里,暫時地超脫出來。
雨聲還在嘀嗒。天色卻愈發(fā)沉了下去,是一種勻凈的、鴨蛋青似的顏色。城市的高樓在朦朧的雨幕里閃爍著燈光,那光暈是化開的,毛茸茸的,像一顆顆被水汽包裹著的、溫柔的眼淚。這清冷的世界,因了這零星的暖光,倒也生出一種異樣的、動人心魄的美麗。
這個重陽,終究是沒有登高,沒有茱萸,沒有那秋高氣爽的疏朗。但它有雨,有茶,有香,有一份獨處的、不必與人言說的清寂;蛟S,這也是一種天意的成全罷。它讓我知道,佳節(jié)的意義,未必總是喧騰與圓滿;有時,在這一份不足與清冷里,反倒能品咂出生活更深一層的、帶著微涼回甘的滋味來。
想到此,心里那一點因雨而生的遺憾,便也煙消云散了。
2025年10月29日重陽寫于江油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