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dāng)穿城而過的涪江水到了重陽,便褪去了夏季的洪峰濁浪,清澈得能看見水底沉著的藍天碎云。一陣陣輕風(fēng),從江油豆坪村河灘的蘆葦蕩里來,兜了一個半弧形的彎,裹著水汽拂過涪江堤岸時,總先繞著江邊灘涂上那幾叢野菊。它們長在石階縫隙里,黃的像揉碎的日光,而白的似凝住的晨霜,不與花園里的名品爭艷,卻把重陽的意趣浸在了每片花瓣里。
20251029094251front2_0_357135_Fp9GaJKa7eXQ69a8YCFIXHv4PscM.jpg (182.4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昨天 09:42 上傳
我常坐在二橋江邊的鵝卵石上看水。秋水是慢悠悠的,不像春汛時奔得急切,也不似冬流那般冷寂,它攜著岸邊的菊香,一波又一波的漫過淺灘,把擱淺的落葉送向遠方。有時會有一群野鴨從霧里悠閑自在的出來,鴨蹼的劃水聲,輕得像怕驚醒水面的倒影,有的鴨背上沾著幾朵野菊,或許是從蘆葦蕩的石縫里帶出來的,在風(fēng)里輕輕晃,倒成了江面上最活泛的秋意。
20251029094251front2_0_357135_FiFv5mrhCUPD7POXTUxkwjTZ4A0s.jpg (195.79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昨天 09:42 上傳
記得去年重陽,曾在電廠灰罐橋下的石縫里,摘了兩朵黃菊插在自行車的手把上。一路騎行走在江堤上,水汽把花瓣潤得愈發(fā)鮮亮,連指尖都沾了鄉(xiāng)野清苦的香。那時涪江的水正漫過二橋灘上的鵝卵石,有孩童踮著腳尖在水邊撿石子,笑聲落進水里,濺起的漣漪里都裹著菊的影子。后來把菊帶回家,插在青花瓷瓶里,竟開了半月有余,直到瓶底的水也浸出了淡香,才依依不舍地連同重陽的記憶一起風(fēng)干,夾在舊書里。
20251029094251front2_0_357135_FjeUnup0CJDYgAAa2HtfY1MIVGgb.jpg (181.11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昨天 09:42 上傳
今秋的重陽晚了半個來月,灰罐橋下石縫里的野菊花早早地綻放,而且比去年開得更盛了。我依舊坐在江邊鵝卵石上,看秋水緩緩東流,遠方的圌嶺隱碧染著秋楓的紅,與江面上的菊黃相映。陣風(fēng)過時,菊瓣偶爾會飄落在水面,像撒了一把碎金,隨波漂遠,卻總也漂不出涪江的懷抱。年復(fù)一年的重陽,總與這江、這菊纏在一起,成了刻在時光里的尋常,卻又尋常得讓人滿心安穩(wěn)。
20251029094251front2_0_357135_FtkZm3GeyABUQ0xCJehxYRijnBtg.jpg (80.5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昨天 09:42 上傳
暮色漸濃時,江面上泛起了薄霧,把秋水和野菊都籠在一片朦朧里。遠處兩岸樓宇鱗次櫛比,燈火次第點亮,映在水里成了一串串流動的星子。我起身離開時,指尖無意間觸到石縫里的菊,那點清苦的香便沾在了衣袖上,陪著我走過江堤,仿佛把整個重陽的秋水與菊意,都帶回了尋常的煙火里。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