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受訪家長同時給孩子報3個及以上的興趣班
來自上海的85后媽媽王悠悠從孩子四五歲起就開始培養(yǎng)他的興趣了,從小提琴、圍棋、橋牌到跆拳道、國畫、書法,最多的時候孩子同時上著3個興趣班。“有時候是需要試試的,試過之后你就知道哪些不適合孩子,哪些是孩子能長期堅持下來的。”
在北京教育資源最富足、競爭最激烈的海淀區(qū),43歲的媽媽劉玲從孩子3歲起就聘請了專業(yè)教練培養(yǎng)孩子游泳方面的特長,空手道、馬術(shù)、大提琴、繪畫也樣樣不落,最多的時候,孩子一天要上四五個興趣班。
調(diào)查中,81.9%的受訪家長給孩子報過興趣班,其中,21.7%的受訪家長會同時給孩子報3個及以上的興趣班。音體美三大類興趣班是家長最常給孩子報名的。
然而,勤上興趣班的背后,是高昂的試錯成本。在部分一線城市,興趣特長班的課時費動輒四五百元一個課時,多則上千元。這個暑假,王悠悠在孩子興趣班上的花費就超過了萬元。而海淀媽媽劉玲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每年花在興趣班上的費用更是在20萬元左右。
不僅是一線城市,在部分二三線城市,興趣班的費用在家長們“雞娃”的總預(yù)算中也占了較大的比重。來自湖北三線城市的媽媽向榮今年38歲,女兒剛上初中,兒子快6歲了。向榮算了一下,這個暑期,光給女兒報興趣班,就花了4000元左右,再加上鋼琴考級的各項支出,總計也花了近萬元。
調(diào)查中,43.5%的受訪家長這個暑期給孩子在興趣班上花費了2000-5000元。22.0%的受訪家長花費在5000元以上,其中有家長花費超過3萬元。交叉分析發(fā)現(xiàn),二線城市的受訪家長花費在2000-5000元的比例最高,為50.6%;一線城市的受訪家長花費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為27.2%。
92.1%受訪家長會根據(jù)孩子的興趣選興趣班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