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舊事
6.jpg (32.64 KB, 下載次數(shù): 20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22:21 上傳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年過年,由于新冠,提倡就地過年,沒法到外地去,不禁想到了很多以往過年的舊事,無事之余,現(xiàn)回憶如下:
掃揚塵
1.jpg (72.99 KB, 下載次數(shù): 20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22:21 上傳
每年臘月二十幾時,我們家選個晴天就開始“掃揚塵”了,一般是我爸早飯后就早早地去竹林砍一根竹子,用青竹枝葉扎成掃帚,綁在這根長竹竿上
他戴上草帽,防止揚塵落入眼睛,換上舊衣服,以往灶臺都沒有煙囪,用柴火煮飯,灶臺上方的揚塵最重,掃廚房時用斗蓬、簸箕等將灶臺蓋好,之后從屋頂開始掃起,瓦片上塵土、蜘蛛網(wǎng)、煙塵等要掃下來
仔仔細細從上往下掃,各屋打掃完后,我們開始擦灰,要擦拭屋內(nèi)各種柱頭、墻壁、門窗、箱子、柜子等都要擦拭干凈,搬得動的桌椅板登,弄到院壩里,用水清洗、涼干
接下來就是掃地,凡是搬得動的,都要搬開掃得干干凈凈,搬不動也要趴下去將下面楊塵弄干凈,原先家中都是土地面,掃起來還是很慢的
之后就是門前院壩、房屋側(cè)面、后面屋檐溝要用大掃把去掃,有些還要用鋤頭將垃圾啟起來,把溝疏通,周圍道路,房前屋后竹林,樹林下的垃圾,都要用大掃把清掃
清理后堆在一起,點燃火焐成灰,變成過年后洋芋地里用肥——火灰,全家總動員,每個人都得參與,聽媽安排,清理完這樣清理那樣,就連水缸也要清洗一下
要忙整整一天,在大年三十一早貼上春聯(lián)、門神、年畫,還要去多挑幾桶水,將水缸裝滿。
“掃揚塵”其實也叫“掃陽塵”,是把陽間污穢、陳舊、霉運、妖魔鬼怪掃地岀門,青竹枝葉在農(nóng)村有驅(qū)邪避兇的說法,所以用青竹枝葉(新鮮的)扎成一丈左右掃帚打掃。“掃揚塵”就是把陳舊的東西掃除,也有辭舊迎新的意思。
“掃揚塵”是舊時農(nóng)村傳統(tǒng)習俗、傳統(tǒng)規(guī)矩,而現(xiàn)在不管農(nóng)村還是城市,都是樓房,鋪地板或地磚地面了,廚房也都是抽油煙機,蛛網(wǎng)、揚塵幾乎沒有了,清潔起來也容易得多,至于嫌麻煩的,干脆定期找保潔公司做了,掃陽塵的習俗幾乎消失了。
洗澡
2.jpg (18.56 KB, 下載次數(shù): 2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22:21 上傳
每到新年前,總要去洗一次澡,搓去身上塵垢,迎接新的一年。
原先澡堂不多,要洗一次澡,我們得到離我們家二十里地的秀水鎮(zhèn)街上去洗,臨近過年生意特別好,去了還要排隊,當時沒有汽車,有自行車的人搭上沒有自行車的人,吆吆喝喝后就開始出發(fā),有的時候也到曉壩鎮(zhèn)去洗澡,那里有一支部隊,過年時有開放的大澡堂子。有時候來來回回,洗完澡又出一身臭汗。
有一年臘月三十天,我們在堰塘邊吼起說去洗澡,冬天的堰塘關了水,水又清又深!當時二爺說,這么好的水你們就在這堰塘洗澡算了,我們當時五六個十五六歲的娃娃,你賭我,我賭你,開始脫衣服,跳進堰塘
身上散出熱氣形成水霧,水面也顯得熱氣騰騰,就在堰塘冰冷的水里來了一場冷水浴,凍得牙齒打顫,洗完后趕緊跑回家,捂在被窩里,好久才緩過來。
年夜飯
3.jpg (35.04 KB, 下載次數(shù): 1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22:21 上傳
冬至節(jié)前后,家里就早早殺了年豬,鍋灶上方的臘肉在煙薰火燎之下,脫了水分上了色。
大年三十頭一天,就把要煮的都取下來,豬肝、小肚子、豬頭、豬尾,還有排骨,香腸,其它如雞、鴨也要選一些,找一個大盆子,用水先泡,三十天下午就一大鍋開始煮,容易煮熟的香腸、雞、鴨等先撈起,其它的后撈出,一大筲箕。
然后還要弄魚,一般是當天買的鮮魚,剖后,碼料,進油鍋,做成瓦塊魚。我爸爸每年還要做黃酥,要用新鮮的五花肉勾芡粉成團后放鍋里炸,撈出后切塊、勾芡、再炸,后頭切成片看火候撈起,片片金黃,酥脆、滿口生香。
也要炸干盤子,就是花生米勾芡后,油炸,這些工作都是我爸爸一個人完成,我的任務就是每次燒火,聽著我爸的口令,火大一點,火小一點,要忙整整一下午。
準備吃年夜飯了,先燒香,燒錢紙,敬菩薩,敬先人,之后放火炮,放完火炮,端菜上桌,豬頭、豬尾要切一點,這一年要有頭有尾,魚是一定要吃的,這樣才能年年有余,其它的香腸、臘肉、雞、鴨也要弄一些,總之要豐盛
最后還要煮一鍋飯,三十天可以少吃點,吃不完的要明年吃,那才叫過年飯。
過江面
正月初一早晨,我們家一般吃面,叫過江面,主要是湯做好,有臘肉、豆腐干、蘿卜小塊塊,將雞蛋攪拌,加芡粉做成湯,還有少量韭菜、蔥子、芹菜,少量的姜、蒜,吃時先舀點湯,再將煮的面挑過來,我爸說這叫過江面
意味著又過了一年,從江的那一邊的一年,又到了江這邊新的一年。中午我們家才吃湯圓,這一年,從這一天開始,圓圓滿滿,一滾又一年。
舂湯圓粉子
5.jpg (53.35 KB, 下載次數(shù): 2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22:21 上傳
做湯圓的粉子,一般是把糯米和普通的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泡軟以后,用手磨子慢慢磨出來,再用紗布吊漿,水干了以后再曬干,也就是我們說的吊漿湯圓粉子,比較懶的人,后來有電了,就是干的糯米用鋼磨磨出來以后就行了。
不過我們院子里做湯圓粉子要麻煩的多,前面的泡米也是一樣的步驟,泡了以后要把它撈起來,然后去舂湯圓粉子。
我們大院子里有一個一米見方的石碓窩,不知用了多少年月?到了臘月,哪家要先舂湯圓粉?就先用水把它洗出來,多年的使用碓窩內(nèi)部光滑如皮膚,把泡過的晾干后的糯米倒在碓窩里面
然后用木舂子開始舂,木舂子是用木棒接上一段圓木柱子,舂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舂米的那一頭被舂得圓圓的,也很光滑,有十幾斤,抬起木棒舉起舂子,一下一下的舂下去
舂的過程中要看情況停下來,用瓢將米不斷的挖、翻,在細了以后,用瓢子挖起來用羅篩篩,篩了以后,不細的,我們又要重新舂,很是費力氣
至少當年還小的我舉起那個舂子,是舂不了幾下的,舂出的米粉直接用簸箕曬干,很是細膩,不管是做湯圓做粉子都很好吃,F(xiàn)在沒人用了,那個碓窩還在院子里。
耍燈
u=4258545495,3370003004&fm=26&gp=0.jpg (22.63 KB, 下載次數(shù): 2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22:05 上傳
耍燈分為龍燈和獅燈,龍燈長,舞的人多,協(xié)調(diào)性要好,最精彩的莫過于看“鐵水花”,當時在隔壁的三合大隊,鐵匠扯起風箱、燒起爐子、用坩堝將廢鐵溶化成水
用拍子使動拍向舞龍的隊員,鐵水四濺,舞龍的人必須要舞得飛快,才能避免的鐵水濺到身上,龍被舞得像飛一樣,拍出的、被擋的四濺的鐵水,看得人驚心動魄!
獅燈就要好一些,兩個人就可以耍起走,當時我們大隊就組織了一個獅燈隊,有打鼓的、敲鑼的,打鈸的,吹嗩吶的,我爸當時也在里邊,他負責發(fā)燈帖子
就是過年時提個燈籠,比舞獅隊提前到每家每戶,發(fā)一個油印的紅色帖子,告知舞獅隊即將到來,主人家散煙,然后開始擺陣,燈隊來了,獅子先給主人家拜年
拜年后就拆陣,陣種類多,有將小娃兒拜托給獅子的,把小孩從獅口放入,又從下面取出,有唱戲,如蘇三起解“蘇三離了洪桐縣”,也有猜燈謎,如青菜上面放一撮鹽,打一個字,就是“請”,對對聯(lián)
如上聯(lián)“又又雙”、下聯(lián)就是“夕夕多”,又比如“籠中鳥恨關羽不得張飛”,下聯(lián)我記不得了,還有將兩角錢吊在屋檐上,讓人去取,獅隊幾個人就疊羅漢樣,迭上幾層去取
有一次太高了,用了主人家的曬墊,先卷起來,我們燈隊拆陣的人先鉆過去,然后其它人再在另一端把他立起來,他在頂端又站起來才把錢取到。
一個倒放的背篼,一個竹篙靠在旁邊,這個陣叫“王婆罵雞”,然后拆陣的人就開始拆陣,就是罵偷雞的人,我記不全了,其中兩句印象深刻“打燈帖子的偷了老娘雞,謹防歪狗咬到你”、還有“哪個女娃子偷了老娘的雞,找個男人二百幾,嘎吱嘎吱壓死你”,全是農(nóng)村罵人的粗話,大家邊聽邊笑,偶爾也起哄,就圖個熱鬧。
每戶人就給個兩角錢,拆陣另外給錢,一般就是二角、五角,那時從初一到十五,燈隊遠遠近近農(nóng)村挨戶跑,我們跑得最多的是曉壩公社周邊農(nóng)村,他們靠近部隊修建打工賺錢多,大年后人均分錢,平均一人一天能投到一元多點,之后收拾道具,明年再來。
做春桌
過年時大家團聚在一起吃席,叫做春桌,又叫做席,最初都是待客的主人家自己做,也會招呼需要幫忙的親戚來幫忙,桌凳不夠,就是互相借一下
這一天待客的那家人會盡全力做出幾桌好菜,拿出好酒,讓自己兄弟姐妹,兒子媳婦,女兒女媳外加孫兒孫女輩,一起美美地吃得好,喝得好,整得滿意,這種走來走去就是走人戶
后來出現(xiàn)了專業(yè)做席的廚子,我么伯就是一個,他先置了一套廚房用品,有蒸籠,紅土碗,盤子,碗,勺子,碟子等等,有時忙不過來,就請我爸去幫忙,經(jīng)過幾次幫忙,我爸也弄清了門道,自己也置了套傢伙
春節(jié)活路多,他們根本忙不過來,從初二到十五,幾乎天天有人請,桌數(shù)多的時侯他們?nèi)匀幌嗷ズ献,一直要做到年過完。
最初的收費,是一塊八一桌,最后漲到五塊,十塊,二十塊……一直到五十塊,我老爸一直干到七十歲,他七十大壽,就是他做的,我們打下手,做了十幾桌。
現(xiàn)在這種農(nóng)村做席,就是全包給團隊了,就是五佰元,陸佰元一桌,全管了,原先食材,大部分都是主人家自己養(yǎng)的,種的,而現(xiàn)在,主人家什么都不出,吃就是了,少了那份忙碌,也少了那份年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