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捊萍, 于 2012-2-2 18:03 編輯
枝招展的歲月里,選擇回憶,卻又在回憶中低鳴忘記。 青澀年華,不為人知的萌芽,歡聲笑語、恬淡生活。不知何時才能長大。 你我依偎,澄澈、不帶一絲雜念地注目遠方的星空。青草的淡雅,眉宇間透露真摯而純白的情感,流徙成稍縱即逝的初中生涯。 會感傷、會焦慮,不知何去何從。 依稀記得那年,明媚的陽光刺痛了過往行人沒落的眼。汗?jié)n浸透了白色襯衣,粘稠不堪。沒有人會注意,因為每個人此時都相同。鮮為人知的青蔥脆嫩,構(gòu)造出年輕孩子們共同的心愿。 紅榜張貼的格外引人注目,與這聒噪季節(jié)形成一唱一和的姿勢。人群竄動的紅榜下方,人們嘰嘰喳喳地議論不停。家長們腦袋碰在一起,小孩們緊張地拉著大人的胳膊,好像是能給自己鼓舞般。 極端心情。 有人歡呼雀躍,興高采烈。有人憤懣不安,踽踽獨行。 父親看見了我的名字,稍稍地舒了口氣,然后騎著自行車,后座搭著我,消失在蒸汽奔騰的柏油馬路的盡頭。 回到家,母親一把拽住我,我感覺她的手心滲出厚厚的汗液,那是冷汗,一種不安的成分混合在里面。我點點頭,投以微笑,告訴她雖然自己沒有預期的理想,不過仍舊可以考上縣城里的重點高中。 一家人和和氣氣、暖融融地坐在一起吃了頓飯,也是上初中以來吃的最安穩(wěn)的一頓飯。父母對我成績要求格外嚴格,每天“三點一式”地生活成了我的習慣。 那個初中畢業(yè)的暑假,過的十分安穩(wěn),親戚、友人陸陸續(xù)續(xù)來我家道賀,臨走時不免遞上一個紅包。父母喜笑顏開,不知為何,覺得他們有些市儈,不過,那是他們可以用來炫耀的資本。 踏進高中的大門,巍峨壯觀的教學大樓矗立在我渺小的面前,沒有太多的行人,整個校園顯得異常安靜。 走進教學樓,似乎有種特殊的氣味,可能是書本散發(fā)出來的味道,獨屬于這片凈土。 臨近開學,自己將在這所高中,度過煎熬的三年。 時光旋轉(zhuǎn),如同不加思索地輕微瞥見,不會留下太多印記,但,卻又真實存在。 高中,成倍增長的人數(shù)。各個年級的學生,神情淡漠地從我身邊掠過,絲毫不會在意一個陌生男生的佇立。 開學第一天,母親對我囑咐頗多,叫我加油學習,不要胡亂思考什么。大人們都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同齡孩子的后面,爭先恐后地為孩子的前程鋪路。我看見自己的初中同班同學—張宇,他是個根本不愛學習的孩子,可能是父母花了血本,才讓他順理成章地進入了這所高中。 他看見了我,點了點頭,我還以微笑。一個暑假,他變的成熟起來,嘴角出現(xiàn)了拉碴的胡須,原本透著釉質(zhì)的臉頰不見,換上的是多愁善感的表情。 我們在學校的操場逛了一圈,我們沒有說話,畢竟根本沒有共同話語。分別的時候,他側(cè)臉注視著我,留下一句耐人回味的話語:長大后我覺得失去了什么。 我在的班級是個英才班,里面“群英薈萃”,初次看見這伙人,心里尤為感傷。想起初中的玩伴,此時各自天涯,唯獨剩下自己,拼搏前進。 班主任是個上了年紀的女性,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厚的鏡片,眼睛炯炯有神,來回掃視著講臺下面的同學。有人自高奮勇地起來介紹自己,希望勝任班長一類的職務(wù)。但我,絲毫提不起興趣。一個人坐在位子上看著新發(fā)的課本。班主任似乎是個有意挑刺的人,看見我紋絲不動,叫起了我,問我名字,最后竟然讓我勝任學習委員一職。我傻傻地立在眾人面前,大家已經(jīng)鼓起掌來。這就好像一出戲劇,越想得到的東西絞盡腦汁也得不到,不想得到的東西卻偏偏看上了你。 天氣轉(zhuǎn)涼,寒流來襲。每天早晨坐公交車去學校,忽然某天,發(fā)現(xiàn)車的玻璃窗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薄薄的霧氣。我用手指輕輕抹去玻璃上的白色氣體,放眼向窗外望去,蕭瑟不堪。 早讀,是每個高中生“必修”的課程。朗朗地讀書聲將要沖破我的耳膜,爆炸我的頭腦。班主任在教室里來回走動,認真負責地檢查每位同學有沒有專心致志地讀書。坐在我旁邊的是個肺活量充足的男生,他拿著英語課本,嘰里呱啦地念個不停,如同引吭高歌般,絲毫不在意周圍的人。 我實在無法忍受此情此景,早讀完后向班主任請求調(diào)換座位,但班主任并沒有認真思考我的請求,相反把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說我該向他學習,早讀就是要大聲讀出來,才記得住。我心里一陣委屈,但不好繼續(xù)與班主任爭辯,看來,人還是要學會忍受,才能真正長大。 荏苒歲月里,不知與時間賽跑了多少回,終將沉寂下來,悉聽束縛。 偶爾會認真專研一道題目,更多的時候卻放肆自己游蕩的思維,胡編亂造一些情節(jié),填滿自己的腦海。天馬行空,不知所謂。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 每天祈盼放學,能與自己相好的幾個伙伴談天說地。雖然時間驟短,但心情卻能舒展開來。 與我一起的并非同班同學,而是別班的兩個男生。他們似乎生活的比我快樂許多,也許因為他們兩不是英才班的緣故,不會為考試后爭奪名次而過分煩惱。我不消極,我只是喜歡無憂無慮的時光。長大后會想起醫(yī)一些人,不是諄諄教誨的老師,也不是暗戀的某個女孩,而是這群能談天說地的朋友。 高三的時候,拼搏努力,每天埋頭苦讀,班主任每天都會教誨我們,我不愿多聽這陳詞濫調(diào),捂住耳朵,自己復習。 緊張過余。那天班上的一個女生忽然暈倒,被幾個男生背去了醫(yī)務(wù)室。不知校醫(yī)是不是過于平庸,檢查半天也不能探明個理所然。最后女生的家長把她帶到了醫(yī)院檢查,才知道女生沒什么病,只是緊張過度,暈倒了。 班主任知道后,坐在班里又開始了她的教育,說我們大家都應該向這個女生學習,學習她拼搏向上,時時保持危機感的精神。我心里一笑:難道我們班都暈倒,她就高興了? 高考前一晚,父母顯得忐忑不安起來。他們拼命地安慰我,叫我放輕松,但我從他們臉上,卻看到了許多焦躁的情緒。前一晚我很早就睡下,聽見父母在客廳里不斷地攀談。高考,不屬于考生,更多的卻屬于考生家長。 走出考室的那一刻,我備感輕松,多年的擔子放下了。父母在學校門口看見我,人潮涌動的門口不知他們眼神怎么這樣好,一眼就能瞅出了我。 母親拉著我的手問我:“考的好嗎?” 我說:“將就! 母親心有不甘,繼續(xù)問:“有把握上重本嗎?” 我盯了盯母親,煩躁地說了句:“你煩不煩呀!”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fā)。父親做起了和事佬,于是拉著我和母親說:“考都考完了就甭想那么多了,走,去吃頓好的!” 還記得那些年,那些事,而那些人,卻永遠消失在迷霧磅礴的今天。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的坦然,因為,我將遠離痛苦不堪的讀書生涯,同時,也不會忘記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青澀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