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遍布中華文明的遺跡,每走一步都是歷史,樂山大佛,東方佛都……其中厚重,難以道盡。
![]()
樂山大佛始建于唐代開元元年,僧眾穿鑿石壁,依山造佛,竣工于貞元十九年。今日之“東方佛都”也是自唐肇始,凌云九峰遍布佛跡。唐宋之間正是佛教興盛之時。不過,公元1275年,元軍攻陷凌云山三龜九項城,隨即,嘉州沿江諸城皆破,凌云九峰的佛寺也全部毀于兵火。淳祐十二年十月江風(fēng)獵獵,恍然間凌云山上旌旗遍布,蜀中精兵云集于此,與蒙元做最后的殊死之戰(zhàn)。山雨欲來,時局動蕩,人心不穩(wěn),此時唯一穩(wěn)坐的大概就只有山間諸佛了吧?淳祐十二年十月,元軍將領(lǐng)火魯赤攻略成都之后,兵鋒直指嘉州,目標正是凌云城堡。
[size=0.83em]_MG_1002.jpg (200.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url=]保存到相冊[/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8 小時前 上傳
據(jù)考,凌云守將余玠戰(zhàn)前登上如今“東方佛都”臥佛處,徹夜祝禱,祈望諸佛庇佑嘉州軍民。歷史的煙云飄散殆盡之后,再沒人能揣測出余玠當時的心境。橫掃歐亞的蒙軍鐵騎逼城,除了馬革裹尸的決心,真的只有信仰才能為圍城中人再筑起一道城墻了。歷史上余玠同元軍大小三十余戰(zhàn),戰(zhàn)果顯赫,嘉定之戰(zhàn)有幸位列其中。經(jīng)過頑強奮戰(zhàn),宋朝軍民最終拒蒙軍于凌云堡城下。蒙軍退兵之日,余玠率眾前往祝禱之地還愿。如今從連心山石階拾級而上,巍峨而幽謐,讓人從歷史激蕩起的胸中熱血稍微冷靜,這或就是余玠當時的心境了吧!
[size=0.83em]圖片4.jpg (318.49 KB, 下載次數(shù): 0)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8 小時前 上傳
- 名將之歿 -
“寶祐元年,
宋廷聽信讒言,
召余玠回朝。
余玠聞?wù)俨话玻?/font>
七月,服毒而卒!
藥師佛・東方 - 琉璃世界
岳飛去了,檀道濟去了,如今余玠也走了!皦娜耆f里長城!”南宋的氣運似乎真的到了盡頭。嘉定的兩道城墻,失去了余玠,就只剩信仰。還好,佛,還在。凌云山上,遙峙峨眉,俯臨三江,凌云山下,碧浪滔滔,樓船如鐵。寶佑二年,蒙軍汪德臣鐵騎再度進犯嘉州城,嘉州軍民再拒蒙軍。蒙軍數(shù)度進攻嘉定無功而返,佛家清凈之地也暫得安全。佛教禪林,素來清凈,身處其間頓覺空明,釋迦牟尼,是因為明白美色兇險,遠勝刀兵。
![]()
達摩・禪宗 - 千古宗師
宋理宗自即位伊始,便沉迷酒色,醉生夢死,荒淫無度。朝政落入權(quán)臣丁大全、賈似道等人手中。然而嘉定城中百姓將兵依然浴血奮戰(zhàn),以佛之悲憫,此情此景定然也會在凌云江風(fēng)之中潸然淚下吧。
![]()
![]()
![]()
![]()
四天王・護法 -風(fēng)調(diào)雨順
敵對兩國,向來是此消彼長,強弱相易。昔時,宋揮玉斧之當,蒙古還只能在塞外牧馬。如今南宋積弱將亡,偏蒙古忽必烈即位,雄才大略,志在一統(tǒng)宇內(nèi)。
景定四年,大兵攻嘉定城,馬堃出戰(zhàn)御之,蒙古軍又大敗而歸。
咸淳二年,蒙古軍再攻嘉州城,依然未克。
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戰(zhàn)火,南宋危亡,搖搖欲墜。連心山上,一聲長嘆,分別的時刻最終還是到來了。
![]()
佛祖・佛陀 - 釋迦摩尼
元世祖至元十年,忽必烈汗下詔總攻滅宋,元軍傾力攻蜀,嘉定軍心搖擺,民心動蕩。隨即忽必烈下詔招降:“詔宋嘉定安撫昝萬壽,及凡守城將校納款來降,與避罪及背主叛亡者,悉從原免。”嘉定軍民斷然拒之。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也速帶兒指揮各路元軍兵臨嘉州,圍困嘉定城和凌云山。當年二月,元兵攻嘉定九頂山,都統(tǒng)侯興戰(zhàn)死。隨后,元將禿滿答兒率部向凌云山發(fā)起猛攻。南宋朝不保夕,已無力派遣援軍。嘉州城百年積淀,千年文明,就這樣交到蒙元執(zhí)慣刀劍的手中。
![]()
五月,嘉定城陷,凌云山佛寺盡數(shù)焚毀。
據(jù)稱,城陷之日風(fēng)云變色,凌云山上鳥獸盡皆投江自斃。有人說,山上的鳥獸常年聞聽山中梵音,受諸佛教化,早已通悉人理,因而殉城殉佛。
![]()
![]()
![]()
四年之后,宋亡。
江風(fēng)稍弱,在歷史涌起的洪流中,總是有東西是不會崩塌的。眼前,“東方佛都”恢復(fù)了凌云山被毀的萬余座佛像面貌,讓人略感安慰。
[size=0.83em]圖片8.png (1.27 MB, 下載次數(shù): 0)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8 小時前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