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口一番走街串巷,在一個看上去挺繁榮的街道吃了一碗米線。吃飯都是挑人多的店下手,永遠不選看上去清靜的店,生意好必然有生意好的原因。
這里的小吃店一家挨著一家,唯有這家生意最好。店主是一個年輕帥氣的小伙子,性格開朗豁達。憑直覺,我認為他是店主,他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小伙子一邊在半人高的灶臺兼柜臺前忙活,一邊熱情的招呼來吃飯或者吃了飯準備離開的客人。
看我滿臉滿身的土,小伙子樂開了花,沒等我開口,小伙子就樂呵呵的問我:“是從修路那邊過來的吧?”
我說是的。
“你摩托車從哪里騎過來的?好酷!”小伙子豎了一下大拇指一邊干活一邊問我。
“你怎么知道我騎摩托車了?”我疑惑的問。
“看見你的摩托車了嘛!”小伙子不以為然的回答。我的摩托車停在街對面,我以為他沒看見,沒想到他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那我怎么酷了。俊蔽也灰啦火埖淖穯栃』镒。
“你這樣很有行走江湖的范啊!”小伙子半真半假的稱贊道。我估計他是在說我身上的土。
“你也很帥!”我說完這句,我們倆都笑了起來。
一個能讓人心情愉快的店主,如果他的味道和別人家差不多,顧客一定會選擇上他這吃飯。
說話間,我的米線已經弄好。我端著米粉去找座位,聽到小伙子在招呼一個老太太:“今天孫子怎么沒有一起來?”
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個用心待人的米線店小老板。
吃完飯離開時特地和小伙子了個打招呼,他問我今天還走不走,我說要去馬關。小伙子關切的說:“還是別走了吧,今天可能會下雨!
天陰沉了一上午,始終也沒下雨,我想下午應該也不會下吧。
從河口到馬關,要翻過無數(shù)座山,公路也隨之上上下下。
山路在山間的小樹林穿行,天色忽然驟暗,大雨隨之呼嘯而來,像是天上的水壩決了堤。
這突然的大雨,讓我連雨衣都沒有機會拿出來,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在路邊找個地方先避一下。
恰巧在這個時候路邊沒有一戶人家,也沒有可以避雨的建筑。我看到有一條岔道通向了旁邊的一條山溝,我覺得興許那里有人家,便拐進岔道。一眼望過去,是看不到頭的幽暗樹林,我又趕緊調頭回到大路上。
我在那個時候拿出雨衣也不會太晚,但我還是一門心思的想找地方避雨。大雨淋在頭盔上,面罩象是泡在水里一樣,不停用手去抹,才勉強能看到路。我想,如果頭盔上能裝雨刮器該有多好。
路邊又一個岔道,一眼能看岔道前面幾十米有一片小院落。我慌不擇路,拐上岔道,沖進院子。院子里雜亂的分布著幾戶人家,大部分人家都大門緊鎖。這里的人家,屋檐短不說,還都要上臺階才去進到屋檐下。很明顯,我的摩托車上不去臺階。
現(xiàn)在找到了人家,卻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心里不知道有多窩火。往院子里邊再走走,發(fā)現(xiàn)一戶人家的房屋呈L型構造,在L拐角的地方額外做了一個棚。棚到是一個棚,但短得可憐,我把摩托車停到下面,只能遮住我自己和半個摩托車身,一邊馱包還不得不泡在雨里。
馱包雖然防水,但還是擔心會把里面的行李打濕。也顧不了那么多,能在大雨時站在屋檐下,應該知足了。
衣服是運動風衣,褲子是沖鋒褲,雖然被淋了大雨,但并沒怎么濕,只是鞋子濕了一大半。
我正打量自己,隱約聽到屋里有電視的聲音。我回頭看身后的窗戶,發(fā)現(xiàn)屋里坐著三四個小伙子。我趕緊敲敲窗戶,大聲告訴他們,我借他們家屋檐避一下雨,雨停了就走。
看電視的幾個人同時回過頭來,他們冷冷的看了我一眼,沒有任何表情,也沒說一句話,之后又都扭過頭去,繼續(xù)看電視。他們的那種淡定,讓人覺得心里很涼。
雨越下越大,屋檐上流下來的雨水,在地面上濺起很高的水花。我之前濕了一半的鞋子,和之前并沒有打濕的褲腿,被這濺起的水花濕了個透。
還能有什么辦法,來到了這矮檐下,哪能不淋雨。
輕輕的刮過一陣風,淋濕的鞋子和褲腿,帶來一陣陣寒意,我不由的抱起了膀子。
這雨沒完沒了的下,根本無法預測什么時候才能天晴。我站在摩托車與屋子拐彎的夾角里,不能坐也不能蹲,只能這樣很不舒服的站著。
屋子里傳來了幾個年輕人的笑聲,忽然間覺得這笑聲有些刺耳。想起一個用在那時那景并不恰當?shù)脑~語:寄人籬下。
在一個大雨天,如果也有一個路人站在我家的屋檐下避雨,至少我會開門跟他打個招呼。
時間過的特別慢,特別難熬。我盼著老天早點晴,盼著能早點離開這里。
今天,雨也許會停,也許不會停。如果這雨不會停,難道我就這樣在這個屋檐下站到晚上?萬一晚上也不停,我還要繼續(xù)站到明天早上?
幾許惆悵,幾許無助。
我決定馬上走。
我冒雨打開摩托車尾廂,拿出雨衣,很是費了一番周折才把雨衣套上。就在這時門開了,探出一個頭來,朝外面四處打探了一番后,沒有任何語氣的問我:“你從哪里過來,要去哪里?”
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這個年輕人此時探出頭來,如果把他往壞里想一點點,興許是看到我要走,他擔心我會不會拿走放在門外面的東西。
請容我的小人之心。
“我從河口來,要到馬關去!蔽耶吂М吘吹幕卮稹N矣X得這樣回答比較妥當,至少是如實的;卮鹜戤,我沒話找話的問了一句:“這雨今天會停嗎?”
對方的回答很簡短:“不知道!
鞋子雖然淋得差不多了,但里面還尚存一點沒被雨水浸透的地方。我問從屋子里探出來的那個腦袋:能不能幫我找兩個塑料袋?我想用塑料袋套住鞋子。
對方沒有說話,轉回身去,可能是找塑料袋去了。
過了大約一分多鐘,剛才那個年輕人推開門,遞給我兩個藍色的塑料袋,說:“只有這個了”。
這話的意思,大概是想說,他已經盡力找了,這已經是最好的袋子。興許他覺得這袋子不夠好。
我連連道謝。無論這些年輕人在此之前表現(xiàn)的如何冷漠,但人家現(xiàn)在幫我找了塑料袋,我就應該心存感激。別人沒有要對我熱情的義務。
這時候屋里的年輕人一起擠到了門口,七嘴八舌的說著我聽不懂的當?shù)卦。我似乎聽懂了一個年輕人問另外的人,大概意思是:川B是哪里的車牌?都表示不知道,我也沒有搭話。
我把塑料袋套在腳上,冒雨將摩托車倒著往外推。
雨下的很大,必須不停的用手去抹頭盔面罩上的雨水,一路走的很慢。無論怎樣,總比困在那個屋檐下要強。
一路上,除了樹林就是香蕉林,大批等待出售的香蕉,堆放在路邊用彩條布搭成的棚子里。路上沒有什么車,幽靜的山林里,只有我自己的摩托車單調的突突作響。
不知道是因為我離開了下雨的地方,還是因為天本來就已經放晴,雨漸漸的小了。海拔從河口的100米上升到了七八百米,半山腰出現(xiàn)大面積的香蕉林。雨后的香蕉林,濕潤讓色澤顯得格外亮麗,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翠綠,讓人陶醉,讓人心曠神怡。
海拔上升到了1000多米,公路延伸進云霧里。駛進濃濃的云霧,仿佛進入夢魘,周圍的一切飄渺虛無起來,意識似乎也慢慢變得模糊。各種感官越來越不好使,摩托車也一下子變得難以駕馭。
濃霧像是隆冬季節(jié)籠罩在開水鍋上的蒸氣,里面除了水分別無它物。頭盔面罩、眼鏡,都得暫停使用。本來能見度就只有十幾米,加上眼鏡無法使用,視線變得糟糕透頂。山上所有的車輛都打開打了霧燈和雙閃,沒有雙閃的摩托車也都打開大燈和轉向燈。
如有汽車超車,可以尋著汽車紅色的尾燈跟一段路。汽車的操控性要比摩托車好,跟不了多遠,汽車就消失在霧中不見地蹤影。
S形彎道從遠處很難看清,到了公路的邊沿,才發(fā)現(xiàn)它已經發(fā)生了180度調頭。好幾次都感覺差點掉下去,此時總要驚出一身冷汗。
摩托車掛在3檔上,以十幾公里的時速緩慢前行。潮濕的空氣讓人覺得整個身體似乎都被浸泡在冷水中,那種不舒服不只是冷那么簡單。膽顫心驚的仔細尋找著車輪下的路,生怕一不小心掉進山溝里,時不時的被嚇得倒吸涼氣。
這樣的行程,不能不說是一種煎熬。我怎么都感覺不出天將降大任于這斯。
終于爬上山頂,接下來是無窮無盡的下坡。關掉發(fā)動機,慢慢的向山下滑去。不知道走了多久,終于鉆出云霧。山的這一面沒有下過雨,路面很干爽。走在這干爽的路面上,感覺自己又回到人間。
下坡還在繼續(xù)。
路過一個簡陋的木棚,木棚里坐著好些男男女女,他們正在吃飯。下行四點多,不知道他們吃的是午飯還是晚飯。木棚前面有一根架在木樁上的塑料水管,正嘩嘩的吐著水。我覺得應該清洗一下發(fā)動機上面的污泥,上次因為發(fā)動機附著了厚厚的污泥,從而嚴重的影響了它的散熱。
“借用你們的水管,沖一下摩托車!蔽覍锩娉燥埖娜苏f。
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熱情的朝我招手,叫我過去跟他們喝酒。其實我還是有點想去,不是要去吃肉喝酒,只是希望能了解他們不一樣的生活。但前方離馬關還有好幾十公里的路程,加上這樣上山下山的路況,我猶豫了一下,最后是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
經過這個長長的下坡,發(fā)動機已經完全冷卻。發(fā)動機上也并沒有附著多少污泥,畢竟沒有走過大理那樣的泥濘路。
清洗很快完成。離開的時候,棚子里的男女老少都齊聲囑咐:一路小心。讓人不由的覺得一陣陣溫暖。
走過一片起伏的開闊地,經過一個小小的鄉(xiāng)鎮(zhèn)后,公路又開始蜿蜒著往山上爬。遠遠的又看見云霧就在頭頂,心中暗暗祈禱不要再鉆進那片云霧。
事與愿違,一二十分鐘后,再次進入云霧。情況和上次一模一樣,煎熬著翻過這座山,山的那邊淅淅瀝瀝的下著不大不小的雨。
套在腳上的塑料袋早已破得大洞小眼,鞋子也幾乎全部濕透,很不舒服。與其這樣,還不如換上涼鞋。
換上涼鞋確實不是好辦法,已經是傍晚時分,氣溫下降得利害,裸露在雨水里的雙腳被凍得幾乎沒有知覺。
起伏的山路,雖然不再在云霧里,路況卻變得不近人意。道路年久失修,隨處坑坑洼洼,洼地里積滿了渾濁的雨水。汽車路過,泥水四濺,這種感覺很不爽。
倒數(shù)著路邊的里程碑,30公里、29公里、28公里,就這樣一公里一公里的數(shù)著數(shù)字向馬關靠近。數(shù)數(shù),更是一種煎熬。
看到遠處一片燈光,終于在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趕到馬關縣。
還好,找旅館并沒有費多少事。遠遠的看見一家雜貨店的門口掛著一個“旅館”的牌子,上前一問,30塊一晚,沒有討價還價,直接入住。
房間很大,并排放著兩張雙人床,足以睡下四個人。經過一天艱難的行程,身心俱疲。沖完涼,在旅館對面草草的吃了一份炒飯,回房躺下馬上就進入夢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