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5-7-20 16:50:06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64#
本帖最后由 飛清風(fēng)揚 于 2015-7-20 17:03 編輯
重華堰
江油物華天寶,江油八品世人皆知。
江油人杰地靈,文有李白在青蓮,武有海燈生重華。
此地特講重華的一些傳說。
在明朝嘉靖年間,有位許姓的陰陽先生測繪出重華的地形特像一首船,船要活起來是離不開水的,無水變沒有生計。可是由于老君山的阻隔,平武涪江的水過不來,只有旱河一條。怎么辦呢?聰明智慧的古老先人,就在老君山下來的河道里,修筑堰堤攔水。船有了水,便有了生機,于是先人們便在此繁衍生息居住了下來。陰陽先生又說:“船有水便有了生機,但水是流動的,水走,船自然也順水走了,這就需要蒿桿,蒿桿在哪里呢?”正當(dāng)眾人一籌莫展時,先生指著佛爺巖上的一對百年老松說:“大家不必擔(dān)心,蒿桿現(xiàn)成,欲使船不下行,故松生石上了,如果是生在下邊泥土之中的話,船早就留走了,我們哪里還能在此居住繁衍呢?”正當(dāng)眾人滿心歡喜時,先生有道:“旱年尚可,若是遇到特大洪災(zāi)之年,老君山下來的大洪水亦可把船沖走,這樣就會失去此處地脈仙氣。如若我們在此河上修建橋樓一座,在船尾修建文風(fēng)樓一座,則可鎮(zhèn)住地脈,保我等居住無恙!卑倌昀纤珊笤馓炖讚魯嘁桓,所以佛爺巖上面現(xiàn)在叫一根松。
于是先人們便在河道上架起一座造型別致、風(fēng)格獨特的橋樓子,最初是木板鋪橋,木制橋樓。與此同時為了不讓順洪水路過的水妖作怪淹沒房屋良田,特意雕刻兩條石龍,龍頭朝上,龍尾朝下,我們重華堰難遭大水災(zāi),全憑此二石龍,F(xiàn)橋樓翻修后并作畫于梁,以石板鋪面了,名公安橋,是夏季老人們納涼的好去處。
當(dāng)時人們又在下場建文鳳樓一座,那是一座八角重檐、雕梁畫棟、精美絕倫的雙層閣樓。工程竣工以后,曾做過貢生的陰陽先生在文鳳樓題寫七言絕句一首:重重山巒阻相隔,鄉(xiāng)人集資建樓閣。水走船留在此地,繁華熱鬧永不絕。在眾人提議之下,取詩中重華二字作了地名。
現(xiàn)如今文鳳樓已毀,只有原址處的一家茶樓還取名“文風(fēng)樓茶館”,以示紀念。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現(xiàn)在重華河里的水越來越小,堰多修了幾道,可惜水卻蓄得不多,一年四季很難見到我們兒時從橋樓子的木板縫隙里看到的清涼幽深的河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