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4.6.1
溫度:34°
同行者:云水
地點:魏城石堂院
徒步路程:10公里
難度指數(shù):高溫,酷暑
尋,魏城石堂院,六月的第一天,留在記憶里永遠(yuǎn)不會抹去,這一天,陽光熾烈,空氣里充滿干燥焦作的味道,行走于魏城繡水村的鄉(xiāng)間公路上,汗,一滴一滴砸進(jìn)干涸的泥土里。路上,無行人,都躲著這明晃晃的太陽。突然間,我看見了那個不同于平常生活里肆意隨性的自己,聽見自己 在停滯的空氣里呼吸的聲音,在陽光下我可以這樣熱烈去行走, 去尋那喜歡的舊時光, 還有說走就走的朋友相伴,此刻,生命是那樣從容不迫。這一生,各種跟隨 ,一路跟隨而來,卻發(fā)現(xiàn),只有極少極少是跟隨了自己心意的。
行程散漫,在打火燒餅的店里玩的不亦樂乎。遇見獨自騎行川藏線的獨行俠,崇拜,羨慕,聊得不亦樂乎。與店主,買火燒餅的當(dāng)?shù)厝吮绕凑l更懂的魏城,PK的結(jié)果好像他們還不如我。 有多少人了解自己的生活的地方,有多少又是了解自己的。
當(dāng)在炎炎烈日下尋到石堂院,居然門是關(guān)著的,且無人前來應(yīng)門,不甘心就這樣離開,四處尋可以攀爬的地方,云水不讓我翻墻。我拽著她翻到石堂院的上方,試圖找到突破口,林間的各種野草,刺,亂枝掛傷露在外面的半截腿,忘記疼痛,我只想找到舊時的石刻,穿過石堆找到進(jìn)入石堂院的入口,欣喜若狂,看見巖壁上的: “高松涼泉”遒勁有力,高松沒有了,涼泉也沒有了,那些舊時光再也見不到了。舊的東西最終都獲得了自己的命運,或者遺失,或者毀掉,或者被收藏起來, 等待被光陰探知些看起來更加具有歷史感,滄桑感。
石堂院最有特色的就是兩個獨立的石頭,相距僅一米多遠(yuǎn),號稱小團(tuán)山,在巨石下就是尋找的題記,題記數(shù)面, 描寫石堂院的詩,極優(yōu)美,回來之后,發(fā)給上潼辨認(rèn),經(jīng)他辨認(rèn)現(xiàn)將這兩首詩記錄如下,“留題石堂院詩東都章述(師古)何處足清涼,山南古石堂。溪沙留虎跡,水影上僧房。萬景因深僻,無人為發(fā)揚。侵苔寫澀句,筆凍不成行。” 另一首袁斌的則寫道:"游石堂院作 岷峨山下石堂院,古洞高涼境最幽。剩有殘碑猶可讀,元和久視幾經(jīng)秋。 路轉(zhuǎn)峰回到石堂,果然世界最清涼。靈湫千載靈猶在,一片風(fēng)來草木香。 名賢自昔仰崔盧,小試居然宰一隅。愧我剖?千載后,題名今日又添吾。
光緒十八年壬辰閏荷?日 江都袁斌初稿 詩里所提到中和年間的題記沒有尋到,在過去的很多時光里,許多人也如今天的我在此看殘碑,讀那布滿青苔的詩詞,這些詩詞在時光里浸染了時光的味道,今天的石堂院依舊鮮為人知,那石壁上的摩崖石刻大多數(shù)風(fēng)化,剩下幾
尊可見。
石堂院極為安靜,沒有香火的味道,沒有罄聲。只有樹木的野草的味道,只有風(fēng)吹過的聲音,在陰涼處有一堆木頭,我和云水躺在木頭上渡過炎熱的午后,左邊是舊時光,右邊是滿山的鳥鳴,這自由自在的感覺真好,我留不住這時光,我只能靜靜在這一瞬間的全力的在擁有。炎熱的午后,光線太過強烈,內(nèi)心里生出倦意,那一份順風(fēng)而來的涼爽散了那份暑氣,頓時讓人清爽幾分,枕著木頭入睡。無夢,醒來,離開,萬般不舍也是要離開的,或許這就是一生只能一次的相遇。
|
-
DSC01554.jpg
(100.07 KB, 下載次數(shù): 2)
-
DSC01557.jpg
(109.41 KB, 下載次數(shù): 3)
-
DSC01558.jpg
(88.59 KB, 下載次數(shù): 4)
-
DSC01564.jpg
(135.24 KB, 下載次數(shù): 2)
-
DSC01584.jpg
(130.56 KB, 下載次數(shù): 1)
-
DSC01586.jpg
(139.49 KB, 下載次數(shù): 2)
-
DSC01588.jpg
(146.85 KB, 下載次數(shù): 2)
-
DSC01590.jpg
(141.08 KB, 下載次數(shù): 2)
-
DSC01597.jpg
(102.24 KB, 下載次數(shù): 3)
-
DSC01598.jpg
(115.45 KB, 下載次數(shù): 5)
-
DSC01599.jpg
(115.35 KB, 下載次數(shù): 3)
-
IMG_20140601_131938.jpg
(169.96 KB, 下載次數(shù): 2)
-
IMG_20140601_132115.jpg
(195.17 KB, 下載次數(shù): 3)
-
DSC01565.jpg
(136.57 KB, 下載次數(shù):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