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與菊花
李政虹
時已立冬,蜀地深秋仍陰雨綿綿。當濃濃的秋意和初冬的晨霜曉霧漫過樓宇街巷之間,父親在樓下小花園里種植的富樂菊,正悄無聲息地綴滿了酒盅大小的青青籬菊,這院籬菊已經(jīng)植根這里十多年了。一年多前的立冬,家中窗臺上總會有墨紫、嫩黃、雪青的富樂菊,簇擁在一個個陶瓷花盤里,像父親的講臺下仰起的一張張求知的臉。執(zhí)教四十多年的高中生物老師,父親侍弄菊花的認真和專業(yè),不輸每堂課講解細胞分裂時的專注。
20251112100515front2_0_357135_FnDIK9Vnscx-syBSNqltEHpOXBY2.jpg (133.2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8 小時前 上傳
父親愛說:富樂菊是"植物界的硬骨頭",初冬愈寒,開得愈烈。父親說的“富樂菊”,是綿陽地方特色品種,年年在富樂山公園開辦菊花展。說起綿陽富樂山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傳承千年的故事。富樂之意出自三國時期豫州牧劉備之口,當時綿州府在涪城,而涪城東門城外芙蓉溪邊有一座山,叫東山。蜀漢時期,劉備借口幫同是漢室宗親的劉璋保衛(wèi)蜀漢政權(quán),親率大軍從漢中入蜀解決掉張魯后,直抵涪城,并駐軍在城外東郊。東漢皇室宗親劉璋坐擁益州府,為借劉備兵馬來保護自己,在涪城東郊為劉備舉辦了著名的“涪城會”。連日聚餐之余,劉備率眾信步東山頂,俯瞰涪城一派青山綠水,且良田肥沃,情不自禁的贊嘆:“富哉、富哉,富之樂也”!從此,涪城郊外的東山便被改名富樂山延續(xù)至今。富樂山菊展年年舉辦,年年精心培植近千個菊花品種供展會所需。菊花盛開時,父親總愛戴著老花鏡蹲在花臺邊,用毛巾擦拭葉片上的露水,他的指尖拂過花瓣,輕聲地教我識別菊花品種:"這是墨荷,花瓣層疊如墨染的蓮;那是金絲皇菊,黃酮類物質(zhì)含量高,清熱明目......",話語里滿是專業(yè)的溫柔。父親在他的《贊菊》中寫道:“北風蕭瑟百花衰,菊自芳菲傲霜開;形神一體花簇擁,幽香佳色報雅懷!
20251112100516front2_0_357135_FpJJ2IY4VRBqCIcUafRk7-8Y2weQ.jpg (326.0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8 小時前 上傳
每年十一月,也是父親的生日之月,他總是掛牽著綿陽富樂山公園的菊展,年年必邀全家登山賞菊。菊展上,父親還教我辨認花菊的雌蕊雄蕊,他的一只手拍著我的肩膀,另一只手則指向花心細密的花絲:"你看,生命的繁衍多奇妙,就像知識的傳遞,要耐下心,才能看清本質(zhì)"。深秋的寒風里,混著菊花茶的清香和父親挺闊的西服上的粉筆味,成了我青少年時期最安心的底色。
20251112100515front2_0_357135_FoPT-6N3ozVX8Vrj1ik_lSkuNUYz.jpg (145.89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8 小時前 上傳
父親愛菊,就在他的小花園里精心侍弄各種菊花,年年菊花開了一茬又一茬。父親退休后,白發(fā)也像霜染的菊瓣,漸漸鋪滿鬢角,但父親每月定時到理發(fā)店去修剪染色,保持一貫的儒雅整潔、慈祥睿智的形象。直到九十歲生日那年,他才放棄保持了幾十年造型的長發(fā),改成了平頭白發(fā)。他依然堅持春夏秋冬定期給小花園澆水、換盆、移栽和施肥,父親說:“化肥會燒根,要用腐熟的豆餅肥”;修剪枝葉時,總會留下最粗壯的枝條,還說:"留得老根在,來年還能發(fā)新芽"……。就像他當年對學生說的:“做人要像菊花,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初心”。從父親的詩詞中讀到,他用菊花之精神,來鞭策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獨立寒秋真精神,葉枯枝槁弗飄零;瀟灑神韻競秀枝,晚節(jié)生輝耀紅塵!
20251112100515front2_0_357135_FhdB7fxBn968XFs-_-SXJJvaRWjr.jpg (142.0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8 小時前 上傳
去年的深秋,已滿94歲的老父親坐在花架下賞菊,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落在他身上,與菊的金黃融為一體。他一邊喝著溫熱的菊花茶,茶湯清澈,香氣綿長。一邊對我說;"你看這富樂菊,不與春紅爭艷,不與夏荷比潔,只在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里,活得熱烈而坦蕩"。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父親愛菊,不僅因它的風骨,更因它藏著生命的哲思。那些年他在講臺上傳播的知識,在花園里澆灌的堅持,都像這菊花的根須,深深扎進我的生命里。如今家鄉(xiāng)的初冬將至,花園里的籬菊蓄勢待妍,而父親的身影,就藏在每一朵花的褶皺里,在寒風中輕輕搖曳,從未遠去。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