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png (137.44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5-15 21:11 上傳
近期,有不少小伙伴曬出了自己新冠“二陽”的照片。 關于“陽了”的話題也在熱搜中成功霸榜。 有小伙伴會問 哪些人更容易“二陽”? 是否需要提前備藥? “二陽”的癥狀會比初次感染重嗎? 陽了怎么辦? 關于復陽的重點問題 一文解答
01問:近期會不會出現(xiàn)規(guī)模性疫情? 答:近段時間,各地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反映新冠“二陽”情況。綿陽也有市民反映周圍出現(xiàn)了一些陽性病例,其中大多數(shù)是初次感染,即2022年底到2023年初沒有感染的人群。從監(jiān)測情況看,現(xiàn)階段二次感染也確實存在,但相對來講并不多,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普通市民無需過于擔心,但在日常生活中仍需堅持做好個人防護。
02
問:二陽”后有哪些癥狀?怎么確定自己“陽”了? 答:“二陽”的主要癥狀仍然以發(fā)熱、咽痛、鼻塞、咳嗽等典型的流感樣癥狀為主,并可能伴有肌肉酸痛、味覺消失等情況?梢酝ㄟ^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檢測輔助診斷。
03
問:“二陽”的癥狀會比“初陽”更輕嗎? 答:理論上來說,“二陽”的癥狀會比“初陽”更輕一些!岸枴卑Y狀仍以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燒,咳嗽,咽痛等為主,以無癥狀或輕型病例為主,約3天后體溫正常。但本身身體情況較差的人、老年慢性病患者、兒童等癥狀不一定會更輕。
04
問:“二陽”了怎么辦,還需要到醫(yī)院隔離治療嗎? 答:普通人群“二陽”以后,可根據(jù)癥狀輕重選擇自行居家照顧或醫(yī)院就診,避免與家人進行密切接觸,戴好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房間每天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癥狀較重人員和有基礎疾病人員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二陽”后,請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05
問:“二陽”是否需要備藥? 答:面對有可能到來的“二陽”,建議可適量備一些感冒、消化、止咳、抗過敏、兒童類等常用藥(戳→“盤”一下家庭小藥箱 哪些藥品應儲備),應對感冒、發(fā)燒、拉肚子,并遵醫(yī)囑使用藥物,但不主張為了應對“二陽”囤積藥物。有幼兒、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的高風險人群,建議根據(jù)醫(yī)生意見和身體情況決定備哪些藥物。
06
問:怎樣預防“二陽”? 答: 常通風:每天可通風2至3次,每次30分鐘; 戴口罩:去醫(yī)院就診、前往人員密集和密閉場所時佩戴口罩; 重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掩口鼻,與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者保持距離; 打疫苗:及時完成新冠疫苗的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調整心態(tài),提高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