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久_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顶级AV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搜索
0今日 5378主題

收藏本版 |訂閱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3-22 10:43:39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1#
尊重事實,還原歷史,是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內(nèi)核。感謝LZ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能系統(tǒng)地向大家介紹江油市北部古鎮(zhèn)——青林口的故事。以前,人們關心得較多的是江油市的南部古鎮(zhèn)——詩仙故里青蓮,而對青林口的 ...
吃錯了藥 發(fā)表于 2009-3-13 20:28


青林口很長一段時間里在梓潼縣的治下,現(xiàn)在江油旅游事業(yè)“重南輕北”多多少少與歷史沿革有關系吧?其實,宣傳南邊的青蓮是推介江油的“雅”文化,宣傳北邊的青林口則是推介江油的“俗”文化,兩者并無矛盾,應該“雅俗共賞”、同步運作。

點評

虛懷若谷  說得很好! 

發(fā)表于 2011-10-14 10:04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江油論壇 因您更精彩!
發(fā)表于 2009-3-22 10:55:0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2#
勞動的成果了然,感謝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09-3-22 16:03:1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3#
再次品讀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3-22 20:10:1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4#
  西  

聶學品

陜西館又名“忠義宮”,“同鄉(xiāng)會館”,是由清初“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時,陜西、山西兩省籍同鄉(xiāng)集資籌款修建而成,因其原館毀棄,始建年月已無從查考,僅憑零星記憶錄之,以供后人參考。
館址位于北場頭,距場鎮(zhèn)約200米處的人字山西麓山坡上,占地兩畝有余,依地勢東高西低而建,內(nèi)有殿堂、樂樓,外有粉壁圍墻。粉墻外翠柏高大挺拔、參天蔽日,綠樹翠竹環(huán)繞四周,粉墻內(nèi)飛檐隱約,晨鐘暮鼓,使人疑為深山古剎。
廟宇前面下邊即為街房,房舍鱗次櫛比,潼江沿岸垂柳成蔭,河中鵝鴨成群。對岸陳家壩阡陌縱橫,一片翠綠綿延不斷。放眼望去,村莊農(nóng)舍星羅棋布,牛羊怡然自得,遠山橫斜,綽約可見,真是青山如黛、綠水長流。呈現(xiàn)出一幅絢麗多彩的天然圖畫,令觀游者無不心馳神醉。
欲到陜西館,只消出得青林口北場口,沿著石板小徑曲折蜿蜒而上,但見路旁綠草青青,樹木蔥蘢,翠竹茂密叢生,尤以其中數(shù)株翠柏粗大挺拔,遮天蔽日,人行其間,方悟“曲徑通幽”之妙。步行不遠,由北轉(zhuǎn)南便到山門,圍墻內(nèi)是面積約一畝的寬大庭院,院內(nèi)栽有一株木瓜,幾株芭蕉及桂花。每逢金秋八月,桂花開放,其香氣馥郁,迎風直至八里之外的朱家橋?肯路接幸恢晏卮笞锨G花樹,樹干粗壯挺拔,枝繁葉茂,花開時粉紅一片,把整個庭院點染成紅色的海洋。最為奇特的是一株“老鼠樹”,樹高約六尺,葉色濃綠,枝椏上天然長成約二寸長一只一只的翠綠色小老鼠,千姿百態(tài),鮮活如生,實屬罕見?可线呌幸豢谟檬彖偝傻奶礁祝L約六尺,寬三尺余,常年盛水,兼具養(yǎng)魚、觀賞、防火幾意。院內(nèi)花草品種繁雜,蜂舞蝶翔,難以盡述,四時花開不敗,五彩繽紛,鳥鳴院幽,難以言述,實為旅游、休憩、避暑消夏之絕好去處。
庭院上面是正殿,廟宇巍峨雄偉,沿走廊拾級而上,長約三丈,寬約丈余,左右鐘鼓相伴。正殿門額上方懸一道紅底金字匾額,上書“忠義參天”四字,字體遒勁有力。推開花格彩繪鏤空木門,可見大殿雕梁畫棟氣派大方,神龕是描金流云巨龍翻滾,紅日出海氣象萬端。卷拱香案上有帶耳鑄鐵香爐古雅別致,旁有鑄鐵大磬音量清脆。香案下有蒲團,紅色的三合土地面纖塵不染。龕中供奉武圣帝君神像,高約六尺余,鳳目蠶眉,黑髯長須,冠冕錦袍,正氣凜然。關平周倉一俊一莽,相得益彰。
兩旁側(cè)殿略低于正殿,也塑有各種神像,因年時久遠,難以記憶,令人深以為憾!
西面有戲臺,地勢低于庭院約六尺,樂樓為木結(jié)構(gòu),鰲脊翹角,飛檐斗拱,色彩艷麗,人物花鳥無所不有,格外壯觀。戲臺兩旁有二人合抱之大翠柏數(shù)株,其蓋如傘,遮天蔽日。
該館至一九五零年因無人培修,破殘不堪,到“集體化”、“大躍進”時木料被拆下,以至房倒墻塌,全部毀壞,磚石瓦礫遍地,野草叢生滿目荒涼,成了一方廢墟,令人惆悵不已,感嘆何及!
因該館毀壞較早,碑文石刻全無,無從查考,其外貌及內(nèi)貌全憑回憶,謬誤之處亦在所難免,望知情者提供準確資料,使其進一步臻于完善,甚為欣慰!

一九九零年五月十四日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3-23 13:32:21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5#
    

陳昌秀

禹王宮又名湖廣館,位于青林口正街。大清乾隆初年,由兩湖(湖南湖北)兩廣(廣東廣西)移民陳、鄧、肖、何、鄭五姓聯(lián)合集資修建。殿宇前臨大街,后靠人字山,左鄰鄧氏民宅,右接萬壽宮。館門上懸“川福永奠”金字匾額一道,光耀奪目。大門高4米,寬3米,兩邊有側(cè)門各一,高3.6米,寬2.5米,四扇大門都是用五寸厚的鐵甲老松做成,外包鐵皮用鼓形鐵釘牢固。大門左繪赤松子、右繪鼓祖像,側(cè)門左是神荼,右是郁壘,均以金線空盤,堅固結(jié)實。四神像大禹治水時的文武功臣。大門左、右兩邊臨街一面全是雕花窗格的廂房。檐口懸朱紅漆卷棚檐望。門外高懸四盞八面玲瓏的宮燈,門內(nèi)另有元寶紗燈一盞,九龍捧圣的立匾上,“禹廟”四個大金字尤其醒目。
進大門便是戲樓,行人從樓下穿過,上得三步石階,即為長方形的觀戲壩,戲壩寬敞豁亮,面積約170平方米,全用石板鋪成。戲樓正對戲壩,背臨大街,臺口高3米,舞臺成“凸”字形拱出兩邊廂房,雕刻著大禹治水彩色圖案,更為奇特的是戲臺的六根大柱全是用長8米、0.4米見方的石料做成,石柱與戲樓結(jié)合處嚴密無縫,各種木構(gòu)件小巧玲瓏,經(jīng)油漆彩繪后,由于做工精巧,石柱與木柱從外觀上一模一樣,肉眼難以辨認,實屬罕見。舞臺約40平方米。上空望樓是懸空朱紅萬年傘一把,中央木雕鯤鵬展翅圖。舞臺后部正中屏風上繪有福祿壽喜四星像,像高3米,栩栩如生,足見畫藝超凡脫俗。左側(cè)屏風上繪《天河配》的牛郎織女會銀河圖,右側(cè)繪《天仙配》七仙女下凡配董永,像高2.4米,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兩邊設耳樓,是演出時樂師場面的位置,后設化妝及道具室,寬敞明亮,整個戲臺設計精巧,建筑精美,難以盡述。
舞臺屋面更加壯觀,但見琉璃筒瓦,翹角飛檐,飛檐上的風鈴隨陣陣微風叮當有聲。中脊瓷拼七層玲瓏寶塔一座,塔尖豎立一明光錚亮的方天畫戟,在陽光下閃閃奪目。寶塔用四根鐵鏈牽向四角,屋脊上各種鎮(zhèn)脊瓷品千姿百態(tài)。
過戲壩上三級臺階,左、右兩側(cè)各有一石平臺,各臥石刻巨大石獅一只,系雌雄一對。雌獅前有一幼獅望母,生動逼真。再上十二級臺階,左、右一花臺,左邊栽蒼松一株,背后石壁雕刻《二龍戲珠》圖案,右邊栽有翠柏一棵,背后石壁上刻的是《雙鳳朝陽》。八字石墻中心是七級石階,再上則是一長方形花園,但見奇花異草,四時花香,令人心曠神怡。兩側(cè)廂房寬敞明亮,有走廊可以直通前面舞臺,由此再上三級即是正殿。
大殿金碧輝煌,神龕雕工精細,花紋千絲萬縷,龕柱圓木鏤空,可以隨意轉(zhuǎn)動。龕分三層:上是三皇、中是五帝、下是大禹,禹王像右邊是女媧圣母,右邊是王母娘娘,塑像威武莊嚴,形象逼真。
更為奇特的是神龕前供有一個“九龍捧圣”的萬歲牌子,據(jù)傳是一位遠來的木工老藝人用一段百年老柏樹精雕三年而成,世人皆稱其為稀世珍品。牌高3尺6寸,四面可觀,四柱全部鏤空,可往復旋轉(zhuǎn),更為奇特的是,一眼看去,每根柱子上均可見兩條糾纏在一起張牙舞爪的金龍,卻不見“柱子”本身,底盤一龍托著一牌,上書“當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金字,所以又稱“九龍捧圣萬歲牌子”,當牌子旋轉(zhuǎn)時,但見金龍飛舞,特別壯觀。
大殿前用一排六根大柱抬空,無門窗阻隔,其柱粗大,一人難以合抱。整個大殿全是木結(jié)構(gòu)造型,建筑精美,非言辭之可描摹。
禹王宮于文化大革命后,修青林口中心學校時被拆毀,七層寶塔摔得粉碎,巨大石柱斷作數(shù)截,名勝古跡毀于一旦,實為可惜!

一九九零年五月六日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09-3-23 13:43:35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6#
過去(2000),有人給了我文本.sc51870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3-23 14:03:4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7#
37# 流才氓

我聽說他們把文本交上去后,自己反而沒有了,現(xiàn)在我發(fā)這個是符老師自己又重新整理出來的,我也幫他編校了一下,見笑了。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3-24 21:43:56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8#
本帖最后由 程派青衣 于 2009-3-24 21:48 編輯

鄉(xiāng)壩頭的泥水匠,洋樓的規(guī)矩不大懂得起,哥子們海涵哈……sc51861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1-10-14 09:43:58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四川
29#
很欣賞青衣這樣的介紹,有味道!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發(fā)表于 2011-10-14 10:26:34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廣東
30#
在青林口讀了四年的中學,每逢一 四 七趕場是我們最開心的日子。
懷念,懷念學校兩毛錢的素菜、懷念紅軍橋、懷念在紅軍橋上看橋墩邊的魚群、懷念冬天的中午在河壩里曬太陽。。。。。。
也不會忘記學校周圍那些地痞、混混,欺辱學生是惡跡,用家鄉(xiāng)的話說“耍門檻猴兒”

回復 收起回復
B Color Smilies
還可輸入 個字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江油論壇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權(quán)舉報:本頁面所涉內(nèi)容為用戶發(fā)表并上傳,相應的法律責任由用戶自行承擔;本網(wǎng)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權(quán)利人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刪除!舉報微信號:cxx1112c

版權(quán)所有:江油市圖圖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蜀ICP備19040267號-2 川公網(wǎng)安備 51078102110006號 經(jīng)營性ICP:川B2-20200096

下載APP

找站務

申訴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