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一直忙著大人的事,忽略了丹尼。其他同學有的去了舟山群島,有的在酷貝拉HIGH,丹尼卻是圍著大人在轉(zhuǎn)悠,心里很過意不去,好在他絲毫沒有任何抱怨。好不容易在接近假期尾聲的時候抽出了半天時間,想想,遠處是不能去了,近處又的確想不出什么既有意義又能讓人心放松的地方。 先生依然在辦公室忙得不可開交,忙碌的心似乎總也停不下來。突然很想帶丹尼去高安路走走,又突然想到上海市圖書館就在高安路靠近淮海中路的地方。天上明晃晃的太陽,卻涼風陣陣,十分配合出門的心情。 因為一個小長假,地鐵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或帶著耳機聽音樂,或閉著眼睛打盹兒,難得的一幅悠哉情景。
衡山路出來,我告訴丹尼,這條原名“貝當路”的道路,是1892年由法公董局修建的。就是他們現(xiàn)在小學三年級課文《小貝當》中的那個主人公 貝當。長大后的貝當,成了一戰(zhàn)時期法軍總司令,被法國人在當時稱為“民族英雄”。而到了二戰(zhàn)時期,當上了法國總理的貝當卻因為向德國議和投降,1945年被判處死刑,1951年死在了監(jiān)獄中。而那條貽笑大方的“馬其諾防線”也有他的“功勞”。 因為正是他剛學到的課文中的人物,丹尼一下來了精神,聽得津津有味。我則趕快趁熱打鐵。
我接著給他講,衡山路號稱是東方的“香榭麗大街”,道路兩旁有些年數(shù)的茂盛梧桐 , 還有充滿各國異域風情的咖啡吧 西餐館 畫廊和藝術(shù)品商店,以及道路旁一幢幢當年風華絕代,現(xiàn)如今仍然風韻猶存的歐式花園別墅。號稱“芝大廈”的有名的衡山路41號 ;位于衡山路53號的那座非常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上海最大的基督教堂---國際禮拜堂。。。。。。這些鱗次櫛比的光環(huán)交織出上海精致 多文化 國際化的 海派韻味。
慢慢轉(zhuǎn)進高安路。高安路不算長 不算寬。相比衡山路而言,她顯得更加嫻靜,素面朝天卻獨具風骨。我指著一幢房子告訴丹尼,這里曾經(jīng)住著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叫 榮德生,他的幾個兒子更是了不得,其中一個兒子叫榮毅仁,榮德生也是曾經(jīng)的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的爺爺。 纖塵不染的路面沒有一輛汽車馳過,沒有一句商家的吆喝。擦肩而過的只有一對金發(fā)碧眼 身材高大手拉手的老夫妻,妻子脖子上掛著單反,面帶微笑安靜的觀察著高安路兩旁的建筑、法國梧桐樹,只有偶爾想起的幾聲相機咔嚓聲在提醒我們,原來居然還身處在城市的鬧市之中。 意外的收獲是,上海圖書館正在舉辦“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名家書畫展”。在其中居然看到了宋楚瑜先生的墨寶“盛世百年”,以及孫科親自捉筆為孫中山先生畫的像,其中還有湯曉丹大師的兒子,著名加拿大華裔畫家湯沐黎先生的畫。有趣的是,記憶中,多年前湯沐黎先生有一個系列的畫,名叫“春華秋實”,其中可以看到湯家真是一門多杰。這個系列的畫像中包括,父親 湯曉丹大師(中國最早的電影導演之一,代表作《渡江戰(zhàn)役》),弟弟 著名指揮家湯沐海, 母親 著名作家 電影剪輯家 藍為潔。 而 湯沐黎的《霸王別姬》中,虞姬的原型又是以他妻子的樣子為原型。心理學上說,優(yōu)質(zhì)的家庭可以傳承,看來不假。
上海圖書館對14歲以下的孩子借閱圖書有嚴格的規(guī)定,因此沒有久留,我們趕往了下一站。老師推薦的,目前上海最大的書城-----博庫。
一到博庫的樓下還沒進去,就覺得來對了地方。偌大的一幢大樓,明亮寬敞,關(guān)鍵樓下還有一家85°。大幅的落地玻璃幕窗后 ,零零散散圍放著小巧的咖啡桌和看起來就讓人想躺下去的沙發(fā) 矮登。完全可以想象出下午的美好時光該如何度過。
背靠著深紅色結(jié)實的書架,坐在明鏡般的地上,強烈的陽光被厚厚的落地玻璃篩去了刺眼和耀目,溫和的灑在一片書本上。丹尼和我就這樣靜靜地 互相依偎著 貪婪的看著我們各自手里的書。久久的,我們誰沒有說一句話。。。。。。
不是肚子提抗議,估計我們就要錯過了吃飯的時間。精心挑選了兩本非常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籍為丹尼買下,一本意大利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隆重推薦給家長和孩子,它會讓你在閱讀時如沐春風;一本 金曾豪的《絕招》,它讓人如飲甘泉。
窩在一樓軟綿綿的沙發(fā)里,點上一杯蜂蜜綠茶 一杯核桃松仁漿,兩個凱撒大帝。母子兩就這樣靠在一起窩在柔軟的沙發(fā)里,聽著音樂,喝著香茶,啃著面包,曬著窗外的陽光直到夜色悄悄襲來。。。。。。。
一個不短的假期結(jié)束了,做了不少事,唯獨覺得這一天最幸福。和丹尼都同意,以后周末忙完工作和學習咱們就博庫“啃書”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