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久_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顶级AV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江油論壇

標題: 江油關(guān) [打印本頁]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2 12:13
標題: 江油關(guān)

江油關(guān)


江油關(guān)離江油很近,也就是說,江油關(guān)離我不遠。在燈紅酒綠、紅塵滾滾的城里,大部分時間我看不見她,但當我的的內(nèi)心長出高遠和遼闊時,就會看到她峭拔而滄桑的雄姿。
從江油出發(fā),乘車,40多分鐘就抵達了平武南壩鎮(zhèn)。
    上午10點過的南壩鎮(zhèn),酥雨初歇,青山生煙,江水湯湯。小鎮(zhèn)在雄山的環(huán)峙下,枕著涪江濤聲和萬古歲月,安靜安心地生息。我有點不相信,這么短的時間,我就把自己從喧囂之城推進了安謐的青山和青山下的小鎮(zhèn),但有一點明白無誤——路邊刻著“南壩”二字的界碑和周遭郁郁森森的江山正撫摸著我的肌膚。
    如果你只知道她叫“南壩鎮(zhèn)”,你的思緒不一定會在她身上停留,不一定會有心瀾情濤,激蕩風云。但當你知道她又叫“江油關(guān)”時,那些煙遮云埋著的龐大而宏偉的歷史就像周圍的青山一樣向你壓來,你的內(nèi)心一定會“驚濤拍岸,卷起千層雪”。
    我當然知道這就是江油關(guān),四十多年前就和她邂逅過——在《三國演義》的連環(huán)中。我忘了這一集的連環(huán)畫是什么名字,我記得的是《三顧茅蘆》、《桃園結(jié)義》、《火燒赤壁》、《戰(zhàn)官渡》等等。童稚之年,我收到的最大禮物,就是父親從新華書店給我買的一整套連環(huán)畫《三國演義》。我記得,在父親買的連環(huán)畫之前,我還看過一種更老版本的《三國演義》連畫環(huán),那發(fā)黃的紙頁就像一位蒼老的古人,能把時光映照得泛黃而陳舊。我確信,這本連環(huán)畫的前世今生,應(yīng)該比新華書店還早。畫中的三國人物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古拙,悍勇,足智多謀而忠肝義膽,每一根張揚的虬須都生動地觸到我的臉上,仿佛他們就活在我的身邊。直到現(xiàn)在,我都認為,那是我看過的最好的連環(huán)畫,沒有之一。當然,我忘了連環(huán)畫的名字,但畫中的形像至今還鐫刻在我的腦海里——曹操征討呂布,夏侯惇沖鋒陷陣,眼睛中箭,血流如注,他抓住箭桿,連眼球一起拔出,一邊大叫“父母精血不能棄也”,一邊將箭頭上的眼球送進嘴里啖食,繼續(xù)沖鋒殺敵。我不知道,為什么四十多年后還沒有忘掉那一幕畫面,也許那是我最早對英勇、勇敢的感知和認識,就像你會記住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的第一次,甚至我覺得,那個英勇的畫面比后來的黃繼光、董存瑞還清晰難忘。
    走進小鎮(zhèn),街道兩旁大都是簇新的兩層樓建筑,一樓是簡陋的小店,二樓是住戶。小店冷冷清清,仿佛是一種無人理睬的擺設(shè)。她和普通的小鎮(zhèn)一樣僻靜,安然,甚至沒有一點故事的漣漪,你一點也感覺不到歷史的震撼。走進一家小店,吃蕎麥涼粉。店主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他告訴我,這些樓房都是災(zāi)后重建新建的;震前很多村民生活維艱,甚至有些困難戶揭不開鍋,震后,國家以賠償款轉(zhuǎn)成社保金的方式征用土地,讓很多無業(yè)者都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連想到江油汶川大地震后的浴火重生和飛速發(fā)展,不禁感嘆:地震既是災(zāi)難,也是福祉。我問他,知不知道守江油關(guān)的馬邈,他茫然地搖了搖頭。在這個世界上,對很多人來說,遙遠而宏大的歷史,還不如眼前的一碗蕎麥涼粉。
    走了幾百米,就到了河北援建的連心廣場。顯然,之所以叫連心廣場,是表達南壩與河北一家親之意。這讓我想起了我經(jīng)常散步的豫江大堤,她的美麗把河南留在了江油,無數(shù)的援建項目讓江油成為“中原第一縣”。江油關(guān)城樓就矗立在廣場中央。城樓高20米、寬18米,共有四層,一左一右有兩尊漢闕。關(guān)樓上方,“江油關(guān)”三個大字遒勁有力;左右兩邊的漢闕上,分別題有“蜀漢江油關(guān)”、“冀川新南壩”。樓門前雕塑著青銅色的戰(zhàn)車和披堅執(zhí)銳的猛士。說實話,她沒有我想像中的雄偉、峭拔和滄桑,也少了關(guān)隘的險峻氣勢,她只是安放在廣場上的一個城門,只是古關(guān)樓的一個替身,就像拍古代電影的道具。當?shù)厝苏f,這是災(zāi)后重建時,河北對口援建的。古關(guān)樓早已灰飛煙滅,連具體的地址也無法厘清。我總覺得,她的歷史氣息和滄桑味道不夠濃郁,古人的身影和聲音太過迢遠;她簇新的樣貌無法挽住古老的靈魂,無法與那段攸關(guān)帝國命運的宏大而輝煌的歷史相匹配。但她給我一種啟迪的意義,從她簇新的容貌氤氳出一種久遠的歷史感——讓我覺得,真正的古關(guān)樓就在附近,她看不見的身影就在身邊,那些掛在城關(guān)上的月亮、插在城堞上的軍旗、將士身上锃亮的鎧甲、嘹亮的馬蹄、落在涪江畔的帝國斜陽,一定在這座小鎮(zhèn)留下了我看不見的影像,并繚繞在我周圍。
冷兵器時代,用兵最講究地勢,誰占據(jù)了地勢,誰就把握了勝機。江油關(guān)群山環(huán)抱,西北有鳳翅山和鷹嘴巖對峙,東南有夫子巖和箭桿嶺并立,峭崖巍巍,高不可攀;涪江從山腳下流過,明月渡臥伏江邊。如此形勝,在兵家眼里,乃最好的用兵之地,如果在此設(shè)關(guān),一定易守難攻、固若金湯,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在那個“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年代,入蜀僅有兩條道路,一條是正道,從漢中的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抵達四川廣元,另一條是歧路,從甘肅的陰平道抵達南壩鎮(zhèn)。后者,必須涉過人跡罕至、湮沒于險山野林中的崎嶇小道,再翻越險峻無路的摩天嶺,幾乎是一條死路。作為杰出的軍事家,諸葛亮不僅胸懷韜略,縱橫捭闔,還用兵謹微、慎密,正如后人評價:“諸葛一生唯謹慎!敝斏鞯闹T葛亮沒有忽略幾乎斷路的陰平道,為了防止魏國冒險偷襲,他以前瞻而睿智的眼光,看上了當時還不起眼的南壩鎮(zhèn),并設(shè)江由戍,派重兵屯守,卡蜀道咽喉,扼涪江天險。江由戍,應(yīng)該就是最早的蜀漢江油關(guān),此后,這里就成為歷代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27年后,鄧艾奇兵偷襲江油關(guān),一個帝國即刻分崩離析,讓人不得不佩服諸葛亮卓越的軍事智慧?梢韵胂,當年的江油關(guān)無數(shù)次地穿越過諸葛亮心里的疑云密霧。諸葛亮死后,長年平安無事的江油關(guān),兵力逐漸遞減,防守日趨松懈。
公元263年,魏國名將鄧艾率三萬大軍沿陰平道奇襲江油關(guān)。大軍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里,鑿山通道,伐木搭橋,歷經(jīng)艱辛,最終遇阻摩天嶺。絕境中的鄧艾身先士卒,身裹毛氈,冒死從摩天嶺上翻滾而下,三萬人摔死過半,殷紅的鮮血染紅了巖壁峭崖。余下將士奮勇突襲江油關(guān),孱弱的蜀國守將馬邈以為神兵天降,驚得魂飛魄散,欲降鄧艾。其妻李氏苦勸丈夫與魏軍決一死戰(zhàn)不成,咬破自己的手指寫下血書一封,然后口銜血書自縊身亡。馬邈獻關(guān)投降后,蜀國門戶大開,無天險可守。鄧艾得以順江而下,克綿州、陷成都,滅了蜀漢。后人由此感嘆:“蜀從劉備傳后主,四十余年為魏虜”。倘若蜀國在鄧艾偷襲時,依然在江油關(guān)重兵把守、枕戈待旦,倘若守將是鐵血猛將,歷史會不會改寫?青山沉默,江水無言,歷史不能假設(shè),她錨沉在時光的海洋里,一動不動。
鄧艾奇襲江油關(guān)讓我想起了那個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魏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留下了這樣的文字:“忽哨馬報道:‘魏主曹睿遣駙馬夏侯楙,調(diào)關(guān)中諸路軍馬,前來拒敵!貉由蠋かI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qū)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酌餍υ唬骸朔侨f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傷銳氣。決不可用!貉佑衷唬骸┫啾鴱拇舐愤M發(fā),彼必盡起關(guān)中之兵,于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孔明曰:’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遂不用魏延之計。魏延怏怏不悅!边@就是所謂的“兵出子午谷之計”,非常類似鄧艾取道陰平、奇襲蜀國之計。諸葛亮為何不采納魏延之計,按書中解釋是諸葛亮用兵謹慎,而后人還有一種說法:諸葛亮嫉妒魏延的軍事才能,擔心功高危已。后來,一直認為魏延有反骨的諸葛亮設(shè)計,在自己死后斬殺了魏延。
戰(zhàn)爭不可能不冒風險,兵貴出奇制勝。我妄議一下:諸葛亮熟諳兵法,用兵謹慎,這可能成全了他,也可能導(dǎo)致他北伐皆敗,壯志難酬;六次北伐皆出祈山,走同一條道路,等于把戰(zhàn)略部署通知了對方,對方準備充分,從容應(yīng)對,坐等疲勞之師,是不是犯了兵家大忌;與魏國相比,蜀國國力、軍力都等而下之,打消耗戰(zhàn)、正面比拚實力,蜀國只能落于下風,以弱勝強,只有冒險出奇、劍走偏鋒可能才是唯一的取勝之道;魏延有反骨,只是諸葛亮心里的一片疑云,沒有任何史料可以佐證,能提出“兵出子午谷”奇謀的魏延一定有將帥之才,斬魏延,讓后蜀“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如同自毀長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蹦切┏赏鯏】、江山沉浮都成了過眼云煙,唯有他們踏過的青山依然巍峨而蔥蘢。我站在關(guān)樓前,心游萬仞,精鶩八極,那些三國人物奔來眼前。望著周圍綿延起伏的莽莽青山,我仿佛看見了,那條被鄧艾軍士鮮血染紅的陰平道。如今,陰平道已經(jīng)無處尋覓了,她像一條蜿蜒的蛇消失于崇山峻嶺,更像一個傳奇,被歲月塵封。最后一顆雨滴落在了我的臉上,她用一種帶著漫漶記憶的濕潤告訴我,當年鄧艾就是在這樣一個月黑風高的雨夜攀上江油關(guān)的。
    在廣場旁邊的碑廊,我看到了殘破不堪、千瘡百孔的馬邈之妻李氏的墓碑,碑上鐫刻的“漢守將馬貌忠義妻李氏之墓”已經(jīng)漫漶不清,無法辨認,但李氏的忠魂英列卻繚繞于石碑。該碑原位于南壩鎮(zhèn)古龍村,始建于明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距今已經(jīng)406年。后人將李氏唾夫自縊的忠烈之舉,改編成川劇《江油關(guān)》,傳唱千秋。
    江油關(guān)不僅是軍事要塞,還是龍脈寶地,特別是箭桿嶺下的牛心山,狀如牛心,面對涪江,高峰聳拔,獨立不倚,山林蒼郁,寺院華美,仙靈隱沒。李氏建立唐王朝后,追祖溯宗,認定江油關(guān)牛心山上的李龍遷,就是與高祖李淵同一氏系的老祖先人,于是大興土木,在山上建成了李龍遷的祭廟,從此,牛心山就成為唐朝的祖陵之地。據(jù)記載,廟里的李龍遷塑像極盡尊榮,“冕旒袞服,悉如帝王儀制”,只有皇家祖陵,才能待遇如斯。我沿著村民的指點,爬上了牛心山,尋到了掩映在林中的藏龍寺。寺廟緊閉,也無守廟僧人、香火磐音。我看到了墻上的一段文字:李龍遷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唐高祖李淵祖籍隴西成紀人,與李龍遷的祖先同為晉時十六國的西涼王李暠?赐赀@段文字,我的神經(jīng)仿佛被針刺了一下——李白的祖籍不也是隴西成紀,而且也有西涼的少數(shù)民族血統(tǒng)。關(guān)于這點,有李白的《贈張相鎬二首》為證:“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云上?鄳(zhàn)竟不侯,當年頗惆悵!彪y道李白與唐王李氏還有血脈關(guān)系,如此一來,李白也是皇親國戚了,也正應(yīng)了李白的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即使不是親戚,也應(yīng)該是老鄉(xiāng)吧。如果將李龍遷、李淵、李白聯(lián)系起來,我猜想,在唐朝以前,有一脈李氏家族先后從甘肅隴西成紀遷移江油,其中有唐朝李氏的先人,也有李白的先族。如果這是真實的歷史,那這是史上最偉大的遷徙——它讓中國誕生了偉大的唐朝,它讓江油誕生了一個世界的李白。
     江油關(guān)為什么不在江油?說法頗多,我比較相信以下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見于《三國志》,書中描寫鄧艾奇襲江油關(guān)時有這樣的文字:“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彼靼谉o誤地告訴我們,“江由”在陰平道的山下,不在現(xiàn)今的江油縣,也就是說,那時的古關(guān)樓所在的南壩鎮(zhèn)一帶的地方就叫江由,與江油無關(guān)。江由就是江水由此而出的意思。后來,隨著江油的興盛、江由戍軍事地位的日漸式微,再加之毗鄰江油,而且江油與江由諧音,江油的稱謂就漸漸覆蓋了江由,江由戍也就被后人稱為江油關(guān)。后一種說法見于《嘉慶一統(tǒng)志》,書上記載:“蜀漢置江由戌,為鄧艾伐蜀路,在今江油縣東”。從這段文字可見,清嘉慶年間的江油是包括“江由戍”的,只是隨著行政區(qū)域的變化,江由戍劃歸了平武管轄。
歷史的盛景只在我這個游客的眼眸里綻放,而對于南壩鎮(zhèn),她生息的煙火遮蔽了那段歷史云煙。在關(guān)樓一側(cè)的茶館里,坐滿了打麻將的茶客,歷史遠沒有他們手中的麻將沉重,遠沒有當下的呼吸真實而生動。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我明白,真正的江油關(guān)已湮滅于歷史的荒冢,在很多過客眼里,除了那屹立的關(guān)樓,此地和大地上的任何一處山河沒有區(qū)別,那些曾經(jīng)的刀光劍影,獵獵旌旗,那些系帝國安危、王朝興廢的烽火,只在歷史的風云里翻滾。

6.jpg (96.84 KB, 下載次數(shù): 212)

6.jpg

作者: 笑看寂寥    時間: 2018-5-12 12:24
還以為在江油境內(nèi)呢?

作者: 護花使者    時間: 2018-5-12 12:45
樓主知識淵博,文筆不錯

作者: 西蜀江油    時間: 2018-5-12 13:08
寫的好,三國歷史分析的很清晰。可惜蜀漢無大將,廖化做先鋒。輝煌的漢中王時代不復(fù)存在了。

作者: 西蜀江油    時間: 2018-5-12 13:08
寫的好,三國歷史分析的很清晰。可惜蜀漢無大將,廖化做先鋒。輝煌的漢中王時代不復(fù)存在了。

作者: 天然呆    時間: 2018-5-12 13:10
南壩的人路過:victory::victory::victory:

作者: 錦鵬大師兄    時間: 2018-5-12 16:15
雖然沒去過江油關(guān),但看到樓主的文采飛揚,腦海中也能依稀浮現(xiàn)出當年雄風。佩服樓主的文筆!sc518icon8sc518icon8

作者: 蒲小群    時間: 2018-5-12 17:39
樓主是哪里的

作者: 凰無神    時間: 2018-5-12 20:35
在哪里

作者: 一笑而過a    時間: 2018-5-12 20:54
長知識了

作者: interestin    時間: 2018-5-12 21:23
好想問你一下是不是胡老師?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8:54
西蜀江油 發(fā)表于 2018-5-12 13:08
寫的好,三國歷史分析的很清晰?上駶h無大將,廖化做先鋒。輝煌的漢中王時代不復(fù)存在了。

五虎上將之后,蜀國再無真正的大將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8:55
錦鵬大師兄 發(fā)表于 2018-5-12 16:15
雖然沒去過江油關(guān),但看到樓主的文采飛揚,腦海中也能依稀浮現(xiàn)出當年雄風。佩服樓主的文筆!sc51 ...

謝謝,賞讀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8:56
692312253 發(fā)表于 2018-5-12 22:15
好文采

謝謝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8:57
interestin 發(fā)表于 2018-5-12 21:23
好想問你一下是不是胡老師?

不是,謝謝關(guān)注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8:58
692312253 發(fā)表于 2018-5-12 22:15
好文采

謝謝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8:59
錦鵬大師兄 發(fā)表于 2018-5-12 16:15
雖然沒去過江油關(guān),但看到樓主的文采飛揚,腦海中也能依稀浮現(xiàn)出當年雄風。佩服樓主的文筆!sc51 ...

謝謝褒獎!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9:00
蒲小群 發(fā)表于 2018-5-12 17:39
樓主是哪里的

原長鋼經(jīng)理辦的,現(xiàn)賦閑,沒事寫寫文字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9:02
傷心小劍 發(fā)表于 2018-5-12 13:23
文字功底好,不愧是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

謝謝,恩,是漢語言文學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9:04
溫萌 發(fā)表于 2018-5-12 16:02
你說是江油市文聯(lián)德的啊?可以公布些個人信息于大眾嗎?

江油市作協(xié)的,原長鋼經(jīng)理辦工作,現(xiàn)賦閑,有空主寫寫文字,QQ624356828

作者: 坐看云起88    時間: 2018-5-13 09:07
溫萌 發(fā)表于 2018-5-12 15:56
好。評歷史,說現(xiàn)實,品三國,論人物。這些易中天的能干,樓主不遜分豪。了不起,是個人才。要贊哦!

易老師乃大家,燕雀豈敢與飛鴻相比:handshake





歡迎光臨 江油論壇 (http://www.inc-ico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