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久_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顶级AV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江油論壇

標題: D司令--菜鳥日記1 [打印本頁]

作者: 巴不得    時間: 2009-1-8 07:06
一直以來暗想自己會喜歡攝影,幾年前家庭數(shù)碼相機(DC)普及后,拍了一大堆照片。畢業(yè)典禮、朋友聚會、親戚來訪、旅游游歷...每次都細心拍片子,非常期待能拍好(清晰就算好)。今天回想起來,如果一個人很勤快拍片子,那就是熱愛攝影了,就可以培養(yǎng)一種愛好了。相信許多人都有這一種想法,攝影算是一種藝術,非常便利,人人都能擺弄。瘋狂拍片子,或許是向往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笑)。

    記得2005年一次旅游,沿途景色震撼漂亮,人手一機,一路拍過去。晚上回到賓館后,大家迫不及待看拍攝效果,興高采烈地談論誰誰拍得好。那時候,照片清晰色彩艷麗就是“拍得好”,非常簡單明快的標準(笑)。直到一天,我把照片給一位略懂攝影的朋友看時,他說你的照片還可以大大改進,然后說了一大堆攝影術語:光圈、快門、感光度、補光、白平衡...聽得我一頭霧水,聽了半天,聽不懂想抓狂。如果你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么多的參數(shù),但愿不要象我那樣抓狂。直到去年1月份買單反數(shù)碼相機之前,我還處于一竅不通的“抓狂”狀態(tài)中(笑)。

    照相是底片(膠卷或數(shù)碼CCD)的曝光過程,獲得適量曝光是照相的關鍵之一。曝光不足,則照片黑乎乎一團;曝光過曝,則白花花一片。曝光不準,容易導致細節(jié)不清和色彩偏離。要判斷曝光是否適量,需要知道曝光量是怎樣計算的,見公式:曝光量=光圈大小×快門速度×感光度。

    照相原理是小孔成像,圈大小可看成小孔半徑的大小,以一般表示為f值,例如:f4和f5.6分別看成小孔半徑為1/4和1/5.6,然后平方得到相對面積為1/16和1/32。因此,f4是f5.6的兩倍面積,同等條件下,可獲得兩倍的光線。也就是f值越小,光圈半徑越大,最大光圈一般為f1.4、然后按倍數(shù)減少為f2、f2.8、f4、f5.6、f8...攝影者經(jīng)常說的“大光圈”,指的是f2.8甚至f1.4,環(huán)境昏暗仍能獲得大量光線;小光圈指的是f8、f11甚至f32,常用于風景拍攝以獲得更多細節(jié)。

    快門速度指的是小孔開放時間,決定曝光時間的長短,以秒為單位?焖倏扉T可以凝固瞬間,比如1/1000秒(也就是0.001秒)或更快,例如拍攝快速奔跑的運動員、或飛翔海鷗(附圖1)。長時間曝光用慢快門,曝光時間較長,可達30秒甚至更長,例如拍攝流光異彩的城市夜景(附圖2)。

    感光度ISO也就是底片的敏感程度。ISO400是ISO200的兩倍,ISO800則是ISO400的兩倍或ISO200的四倍。同樣光線量通過鏡頭,ISO400底片的曝光量是ISO200底片的兩倍。光線昏暗環(huán)境,通常需要提高ISO,以獲得足夠曝光,同時也增加了噪點。就像把收音機的音量調(diào)大,就會聽到“喳喳”雜音一樣。

    再回到公式:曝光量=光圈大小×快門速度×感光度。攝影時,就是通過調(diào)節(jié)光圈大小、快門速度、感光度來調(diào)節(jié)曝光量。為獲得適量曝光,可采用不同參數(shù)組合,這些組合可得到不同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效果,攝影樂趣就在于此。如果是自動模式,相機會自動調(diào)節(jié)這些參數(shù)組合。數(shù)碼相機通過曝光測定算法(測光),保證曝光量達到“相機認定”的基準,通常標記為零值(中等亮度)。根據(jù)此基準,自動模式選定光圈、快門和ISO參數(shù)組合。天知道它怎么組合,把創(chuàng)作交給相機總是不大放心(笑)。為了方便創(chuàng)作,單反相機還提供光圈優(yōu)先模式、快門優(yōu)先模式和全手動模式(以后詳細介紹)。再回到測光基準,如果你認為需要比這個基準更多的曝光量,那可以通過補光功能來調(diào)節(jié)。比如補光+1,也就是曝光量比基準多一倍,這樣畫面可能變得更亮,比中等亮度更亮,陰暗物體變得更清晰。相反,補光-0.3,則曝光量比基準值減少30%,畫面偏暗,而高亮物體不容易過曝。又想陰暗物體變亮,又不想高亮物體過曝,是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一般原則是,在主體不過曝的前提下,盡量多曝光。這就是非常出名的“向右曝光”規(guī)則。

    去年1月,用兩個鐘頭了解這幾個參數(shù)后,我就奔向yodobashi買了一臺單反相機,從此踏上了燒錢的攝影“不歸路”(笑)。待續(xù)...
作者: 匡山青    時間: 2009-1-13 07:06
   支持!   請繼續(xù)“輔導講座”。




歡迎光臨 江油論壇 (http://www.inc-ico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