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久_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顶级AV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江油論壇

標題: 蜀道體育——國慶大假騎游三臺古城 [打印本頁]

作者: 龍頭    時間: 2013-10-11 23:22
標題: 蜀道體育——國慶大假騎游三臺古城

  國慶大假在期盼中姍姍來遲,一顆不安分的心早已蠢蠢欲動。早就想到三臺去騎一圈,粗略一算,來回約300多公里。需時三天,才能有余暇邊騎車邊玩邊欣賞風景。而不至于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路跟時間賽跑。把想法在群里一說,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于是定路線,找景點,做好小長途騎行中的各種準備。
       國慶大假的第二天一早,十位蜀道騎友在蜀道體育崔克店,做了短暫的集合,騎上了通往三臺的路。還有一些車友開車前往,正好把我們的背包換洗衣物帶上,有了非常好的后勤保障,我們可以輕裝上路,心情也跟著輕松起來。第一天目的地,三臺魯班水庫,約130公里。下午4點過到達三臺縣城—潼川,天盡然下起了毛毛細雨,考慮到大家的體力和時間,加上想在三臺縣城的梓州公園(杜甫草堂)瞻仰詩圣的遺跡,于是決定在三臺住宿一晚。開車來的車友要在下午返回江油,大家一起照了合影后,他們就返回了。











      我們則帶著激動敬仰的心情來到了梓州公園——潼川杜甫草堂。一進大門一根高約十三米的盤龍石柱如定海神針一樣矗立在眼前,后面一排寬約十米的階梯直上陡峭的山坡,頂上一座水泥做的牌坊如天門一樣屹立在階梯盡頭,上面四個鎏金大字——詩圣千秋。大家紛紛拿出手機相機合影留戀。過了牌坊,一個寬敞平整的廣場,出現(xiàn)在眼前,正面是杜甫的雕像。左右各是仿古建筑,廣場邊上有杜甫的生平簡介,和詩詞雕刻。左面山峰上有一座七八層高的古樓,據(jù)工作人員說是名人博物館。由于時間太晚,已經(jīng)關門了。右邊是杜甫草堂。工作人員聽說我們是遠道而來的騎友,破例讓我們進去。草堂內草木深深,小橋流水,假山蓮池,亭臺樓閣散布其間,古香古色,小巧而精致。詩史堂以及杜甫生平館已經(jīng)閉館,我們只能在亭臺院落內駐足流連。從右邊而下,留有原國民黨二十九軍軍長田頌饒手書的摩崖時刻——崖池,還有后人刻上去的詩詞。還有當時為了躲避日本空襲修建的防空洞,說洞內綿延有三公里長,由于年久,為了保護和避免游客出現(xiàn)意外,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堵上,充滿了厚重的人文氣息。















       第二天一早在吃過賓館提供的早餐后,騎友駱駝幫我們買了三臺著名的劉包子和隨包子一起出售的骨頭湯,味道不錯,大家吃飽喝足后就向魯班水庫進發(fā)。剛一出門發(fā)現(xiàn)起了大霧,一切景物都在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路況非常不錯,沒有其它風景區(qū)的車馬擁堵,大家連成一條線,道路隨著山勢上下起伏,風景在眼前不斷變換,沒多久云開霧散了,山村田園風光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新鮮的空氣,新鮮的美景,讓我們忘記了疲勞,大家騎得非常盡興。大約騎了15公里左右我們來到了魯班水庫。經(jīng)過一段不長的上坡,一片開闊的湖面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湖面寬廣綿延與天相接,由于是陰天,水面煙波浩渺,湖中小島若即若離,漂浮在水天之間,如夢如幻,天空在湖面的映襯下顯得藍盈盈水汪汪,星羅其間的小島,仿佛隨時都會融化在霧蒙蒙的天地里,真是仙山隔云海,飄渺天水間;誤騎圣境里,回首已是仙。三三兩兩的游船游戲其中,讓整個天地一下子有了靈動,一切都從虛幻中真實起來,思緒也從蓬萊仙境中收了回來,感緊跑到湖邊留下美麗的瞬間,騎友們則散布在山水之間了。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依依不舍的告別了飄逸的魯班水庫。










PICT1493.jpg (128.08 KB, 下載次數(shù): 3)

PICT1493.jpg

作者: 龍頭    時間: 2013-10-11 23:35

接上頁


























騎上單車,向下一個目的地,云臺觀出發(fā)。一路都是水泥路面,起起伏伏繞山而行,有時坡度較大,中間不斷的停下來補充水分和食物,但沒怎么休息,希望能趕到悽江古鎮(zhèn)吃中午飯。一路上看到好的風景,就停下來拍一張,加上本來就是收尾,結果在觀橋過后,就真的變成了尾巴老。路過云臺觀時,已經(jīng)與前面的騎友有1公里左右的距離了,在聽當?shù)厝苏f在路邊向左爬500米左右的坡就到云臺觀了。心想去看哈就去追大部隊,于是忍不住好奇就撇左順山而上。沒拐幾道彎,一堵斑駁古舊退了色的圍墻出現(xiàn)在眼前,路邊古樹蒼翠,遮天蔽日。轉過一道彎,一片古色古香的道觀模樣的建筑展現(xiàn)在眼前,中間一個長滿青苔的小廣場,右邊一排仿明清建筑,約有四層吧。一看就是后來修的。正面一顆高大的黃果樹,枝椏滿天,枝干上卻沒有多少樹葉,長滿的青苔和歲月。左后方則是一個紅磚黑瓦的牌坊,上書云臺圣境。穿過牌坊約十來米,一座門房矗立在眼前,飛檐翹角,灰褐色的琉璃瓦滿是青苔和落葉。午后的陽光從蒼翠的樹丫縫隙中穿透過來,映在紅墻上,門房下的小徑上,門楣三天門三個大字鑲嵌其上,一股蒼涼古樸大氣撲面而來。穿過門房,兩邊林木掩映下的小道順著目光蜿蜒消失于山林之中,讓人浮想聯(lián)翩,仿若通到了天庭。回到廣場,中間一口長滿青苔的水池,水波不興,清澈而透明,水下的沙石水草清晰的映入眼簾。池邊一個長約十米的房廊直通香煙繚繞的古建筑,歲月的痕跡在墻面和屋檐上一層層剝落。門口賣香蠟紙小商販和三三兩兩的香客居士的喧嘩,掩蓋不住繁華過后的落寞,這個曾經(jīng)的道家圣地,早已沒有往日王公貴族出入,萬千香客朝拜時的輝煌,變成了昨日歷史也是中國道家文化興衰的縮影,注腳。給三元門票后,踏入其中,門外門里是兩個世界,如果不是穿著現(xiàn)代的游客游走灰磚褐瓦,蒼天古木下,感覺仿佛穿越到了唐宋,一陣陣煙霧曼妙騰起,鐘磬之聲穿越時空傳到耳畔,依然是那幾個音符,簡單自然恒久悠遠,時光在這里停下了匆忙地腳步,不再走遠。褪色的院墻,琉璃瓦上的青苔,參天的古樹,肅穆莊嚴慈祥的菩薩,挽起發(fā)簪身著藍黑色道袍,留著山羊胡須的老道,在香煙繚繞的大殿內,微瞇著的雙眼,是在看已經(jīng)不再虔誠的香客,還是香客身后的遠山,又或是如湖面般平靜的青天上,一只不知名的飛鳥,急匆匆的劃破天際,轉眼了無痕跡。據(jù)說一共有九層殿,一座比一座久遠巍峨,每一個角落每一根梁柱,都被能工巧匠或雕刻或描繪,不計成本精工細作,在藝術追求上極盡奢侈,仿佛從這里可以直達南天。
       道法自然,玄珠無心的道家經(jīng)語,又讓一切歸于平靜自然。由于時間關系,只能走馬觀花般的瀏覽一遍,無法靜心感受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有機會再來細細品味了。
















匆匆下山,大約兩公里的樣子就來到了悽江古鎮(zhèn),不知道什么原因,這里給人的感覺像人為造的一樣,都是在臨街的屋面上加上做舊的木料,做成古老的樣子。和大多數(shù)地震后修建的古鎮(zhèn)一樣,除了濃濃的商業(yè)味道,沒有感受到古城的韻味,于是心不在焉的看了一遍,就騎上了返程的路,在快到云臺觀的時候,路邊有一座牌坊,坐落在山道臺階中間 ,上面有老子騎牛的畫像,牌坊正中寫道步上南天四個大字,一種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龐然大氣迎面而來。     
在經(jīng)過云臺觀的時候,有幾個車友騎上去看了一下,照了幾張像,就在同伴的催促聲中,下山和在路邊等我們的車友一起返回三臺縣城,大家到縣城后都覺得時間尚早,為了明天能夠輕松一點,就上路決定,到蘆溪后在吃晚飯和投宿。緊趕慢趕在七點多一點的時候,大家都到了蘆溪,可能都知道明天只有70多公里的路就到家了,都非常輕松。結果在蘆溪吃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一群人在街上走了一個多小時都沒找到,最后一氣之下,找了個面館集體吃面,這倒是幾天來最節(jié)約的一頓飯。
       果然第二天中午就到了河西,大家覺得還不夠盡興,又在河西A魚,和來接我們的車友蕭蕭一起吃了一頓飯,在湯足飯飽后才慢悠悠的的騎回中壩各自回家。
后來知道悽江古鎮(zhèn)是一個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鎮(zhèn),曾經(jīng)是一個小國的都城。應該有很多的文化歷史古跡,卻與我們擦肩而過,以后有機會還要再去一次,在那里住一晚,尋找漫漫歲月留下足跡,感受厚重歷史沉淀下來的精彩。

作者: 悠游老狼    時間: 2013-10-12 09:49
好耍喲。樓主PP拍的精彩:victory:
作者: 隨意的我    時間: 2013-10-12 10:16
就是騎的過程拍少了。我們沒看見一路的風景。呵呵
作者: 高原流浪者    時間: 2013-10-12 22:11
牛頭山上的杜甫草堂是八十年代初開始重建的。




歡迎光臨 江油論壇 (http://www.inc-ico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