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久_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顶级AV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江油論壇

標題: 過年里的那些事兒(陸續(xù)) [打印本頁]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1 15:50
標題: 過年里的那些事兒(陸續(xù))
本帖最后由 一客 于 2013-2-11 17:59 編輯

殺年豬是一項重要的年事。永順農(nóng)業(yè)園殺年豬活動過去一些日子里,還是在這兒展示一下吧。增加點氣氛嘍。





農(nóng)業(yè)專家召開會議,在山莊齊聚一堂。



大鍋菜就是這樣子搞定的。



如今又時興壩壩筵了,附近的村民代表都請來了。



上菜的路途還有點遠。



永順農(nóng)業(yè)園不忘前去看望武都敬老院的老人們,殺了一頭肥豬給老人們送去。



他們還向老人贈送了毛衣。





初一綿江路去圣水寺上香的人們很多。人們從兩個方向涌向圣水寺,祈求平安,祈求發(fā)財。車輛擁堵,交警忙個不停。
作者: 成哥哥    時間: 2013-2-11 21:29
:victory: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1 21:30
[mp3=歡樂頌]貝多芬[/mp3]
作者: 高原流浪者    時間: 2013-2-11 21:37
好鬧熱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1 23:02
二月七日,距離除夕還有兩天了。外甥歸來,說是木有去過青林口,于是就一道去了。說實在的重建后的青林口還木有光顧過,正好看看翻新的老宅咋樣了。



戲樓翻新的不錯,院子里全部是石板鋪地。



買點好柴,烤火燒年夜飯兩不誤?捶Q嘛,合適的很!



門戶緊閉,主人家到村口接遠方歸來的孩子們?nèi)チ耍?br />


青林口的后代歸來了。女孩兒的花褲別具一格,一個腿一個花式。呵呵!



幺嬸!你老的身體還好嗎?符哥他們回來沒得?



紅燈籠是俺們喜慶的元素,過年了少不得要掛掛。



時逢黃家大院正在大擺壽宴,說是大半個街的鄉(xiāng)親們都來了。年前做壽,正好團年一起辦了,喜上加喜。



以前說酒池肉林是皇家風范,如今尋常百姓年年如是了。怎么樣?能聞見香味不?



遲來的賓客,快步走進昔日的公館。



這一條標語爭來爭去,斑駁的老墻散發(fā)著泥土的味道,小青瓦為她遮擋風雨陽光,窄窄的田間小道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昔日的良田種上了幾百畝的桃樹,只為那燦爛的春色妖艷。但愿鄉(xiāng)親們生活真的會越來越好。



紅軍橋邊的李家豆腐是我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除了啜一頓豆腐宴,臨走還買了最后一塊豆腐。老李告訴俺,街上買的豆腐不是真正的青林口豆腐。這塊豆腐拿回去千萬別放冰箱,用清水覆蓋即可;食用最好是清煮,蘸調(diào)料來吃。



大家陸續(xù)從外地歸來,臨街烤烤火,聊聊外邊的精彩,談談家中的無奈。



捯飭一下,今年準備上丈母娘家一起過年。剃頭師傅不知道為什么不喜歡俺的鏡頭,但是俺還是依然決然地按下了快門。不過有點后怕,我真怕他光注意我的鏡頭一不留神,被他刮臉的兄弟可就掛彩了。



作者: 569637746    時間: 2013-2-12 12:40
好安逸哦。。。。。。。。。。。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2 21:51
本帖最后由 一客 于 2013-2-12 22:02 編輯

       初二,本家姐姐早就訂了餐。中午一大家人在老川鄉(xiāng)園吃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團年。門口停滿了車,大廳、雅間座無虛席,幾個沒有休息服務員忙的不亦樂乎,還有沒穿制服的年輕人也加入其中,估計是放假來做友情客串的。俺家寶貝最愛吃那道“臘排骨”,俺專挑素菜吃。其中有道菜美其名曰:黃金萬兩!其實就是香蕉、糯米面做成圓子下油鍋炸。呵呵!內(nèi)部甜軟香糯,外部金黃脆感。晚上在丈母娘家吃飯,繼續(xù)操練。說實在的俺也不知道吃些了些啥。就是吃唄!味覺疲勞。不過俺舅子自釀的葡萄酒不錯!一來勁,忍不住喝了兩大杯。最后,大家一起拍全家福。最最搞笑的是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每當閃光燈一閃,竟然會說“茄子”!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2 23:35
初三  參觀北川地震遺址
       一路車輛不多,但是到了永安鎮(zhèn)拐上山東大道時,車車不斷線了。記住上次遭遇電子警察,這回小心翼翼,嚴格照路牌速度提示行車,雖然慢一點,免得和銀子過不去。
       到了擂鼓,道路中央兩位警察指揮車輛進入接待站旁邊的“P”。我按慣列把車車開進了“葛洲壩集團某項目指揮部”駐地,不成想人去樓空。一個女子告訴俺收費10元,我說,這也太黑了。
       少點!
       女子轉(zhuǎn)去問問路口的男子,回到車前說,不行!
       我直接開車走了,返回警察指揮的那個“P"。
       6元!
       有點趁過年打劫的味道!
       領導去買票,直接給套票:28元!遺址18元,科技館10元!
       俺去前臺找到一個漂亮女生。俺沒時間去科技館,幫退了吧?還好!同意了!
       人們手里拿著票,順序走進鋼管搭成的迷宮迂回通道,轉(zhuǎn)了幾個圈進站上車,每人一座,包括小孩子。不一會就到了遺址停車場。那個人,那叫個多!人們扶老攜幼,結(jié)伴而行,亦有推輪椅來的參觀者。一路感嘆,一路唏噓。電瓶游覽車需要付費,一切井然有序。人們用手機,用相機不斷拍攝使他們感動的場景,也有很多拍照留念。我先后來過多次,也許看多了也就麻木了。似乎很難找回第一次進入尚未成為景點的感覺了,人就是這么一種奇奇怪怪的東西。
        里面沒有可口的吃食。餓著肚子直到下午兩點才回到擂鼓接待中心。哦,那條通往茂縣的道路開始試通車了。
        驅(qū)車到新北川,路邊一家餐館吃飯。服務員少,自己手寫點菜單,然后交給前臺,再說什么什么菜沒有。好容易點好了,開始上菜了。卻告訴你飯還木有做好,一只黃桶有一些又硬又冷的米飯。沒法,先吃菜吧。饑腸轆轆,不一會兒,要得蔡吃了個精光,這時那飯還是沒有蒸好。實在是郁悶,真想問問是不是米還在商店,谷子還沒有打,秧子還沒有栽。不過想想也是,說啥也沒有用,總不能吃生飯吧?得!買單走人吧!菜品質(zhì)量價格以及服務都不在情理之中,呵呵!
       這下子一家人也沒有了逛一下新北川巴拿恰的興致。坐在車上,逛了不到紀念碑廣場,都開始呼呼了。我可不敢大意,一直認真保持清醒,終于平安回到家中。
       接著開始新的吃食準備:包餃子。啥餡?韭菜豬肉,洋蔥豬肉。咋?俺家寶貝點名要吃洋蔥餡。不過我友情傳遞一下,洋蔥餡真的不錯。
       晚上送他們?nèi)タ礋魰,居然買票進不去。那大隊長龍排的,那人叫一個多。讓俺說啥好呢?俺們這嘎達啥都沒有,就是有人。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2 23:39


北川大酒店前的游人們。



停車場和買小吃的人們。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2 23:52


看出來沒?兩種樣式。俺家的餃子那是相當?shù)睾贸裕『呛牵?br />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3 23:19
本帖最后由 一客 于 2013-2-14 20:53 編輯

初四   
       逢年過節(jié)更容易想起故去的老人。一束黃菊寄托著懷念,把它留在那里陪伴著他。
       小寶貝特別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石頭扔進水里,看見濺起的水花就會笑起來;疖囬_過來了,他緊緊地拉住我的手,躲在身后。走人戶的人們,或騎摩托快速通過,或手提禮品三五結(jié)隊走來。涪江水平靜地流過,不遠處的煙囪飄散著巨大的煙,田野寧靜極了。
       中午,探訪重慶歸來的友人。一起吃飯,喝一種淡淡的保健酒,飲一口味道奇異的苦蕎茶,也還品嘗到真正的私家菜,干蕨苔清燉肉圓。期間說道,看到小孩子轉(zhuǎn)眼間成家立業(yè),娶媳生子,才知道時光荏苒,自己也逐漸老去;也說道各自在他鄉(xiāng)的感悟,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也說道某些敏感話題,小道大道,傳聞新聞。不過就是些飯后茶余,龍門笑談,而已罷了。
       好在只有一個街區(qū)路程,駕車回到門口竟然不勝酒力在車中打了個盹。
       手機的鈴聲喚醒俺的瞌睡,那是上海歸來的宇宙琴弦呼叫我小聚一盤。安排好家人晚上的烤魚,我就出發(fā)了。這過年不就是不停滴吃,這家吃罷,那家開場。呵呵!
       說起宇宙的琴弦,那是俺同城認識的網(wǎng)友。聊著聊著就見面了,愛好相同,性格接近。一晃已是多年的朋友了。前年說是調(diào)任西安某央企工廠要職,沒想到年底前又調(diào)任上海某新建國家大型試驗研究基地。用他的話說,黃土地的厚重文化氣息還木有弄醒豁,一下子又跌進了一個反差很大國際大都會圈子。呵呵,人生的軌跡就是這樣,起伏跌宕,當然,他優(yōu)秀的素質(zhì)才有這樣的過程,誘人的過程。
       一瓶沃特加把我們帶回到往日的歡樂,回憶起數(shù)次精彩的出行,道不完的難忘故事,或哈哈大笑,或舉杯互敬健康快樂,或暢想將來約定出行。
        夜色漸濃時,朋友們道別在燈火闌珊之中。



      

PICT0002-1.jpg (125.29 KB, 下載次數(shù): 89)

PICT0002-1.jpg

作者: 日月星    時間: 2013-2-14 07:09
:):):)
作者: y0147258    時間: 2013-2-14 08:59
寫得還可以勒
作者: 中秋    時間: 2013-2-14 09:16
好安逸的壩壩筵....
作者: 鍋蓋子    時間: 2013-2-14 12:49
sc51811好。。。
  很有感覺,,,
   房子好棒
作者: laiyannn    時間: 2013-2-14 13:21
農(nóng)業(yè)專家??我看是公款消費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4 17:26
本帖最后由 一客 于 2013-2-14 17:31 編輯
laiyannn 發(fā)表于 2013-2-14 13:21
農(nóng)業(yè)專家??我看是公款消費


呵呵!謝謝你的敏感!  不過那天在那開會的人的確都是永順農(nóng)業(yè)園請來的農(nóng)業(yè)專家。那天還是永順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產(chǎn)業(yè)園專家大院授牌儀式,他們和來團年的老鄉(xiāng)代表一樣的壩壩筵,一樣的酒菜。
作者: laiyannn    時間: 2013-2-14 20:12
一客 發(fā)表于 2013-2-14 17:26
呵呵!謝謝你的敏感!  不過那天在那開會的人的確都是永順農(nóng)業(yè)園請來的農(nóng)業(yè)專家。那天還是永順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產(chǎn) ...

紅包,禮品。你懂得
作者: 長青海燕飛    時間: 2013-2-14 22:10
:lol:lol:lol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4 22:34
初五
       有說法今天迎財神。
       俺和領導都喜歡早上吃稀飯,于是早起壓了一鍋稀飯。蒸餃子、包子、餅、饅頭滿滿的兩籠屜。過年嘛,花樣多點好。
       原定的是今天中午吃肥腸,據(jù)說本地最好吃得肥腸就是老火車站方向,中雁公路和電廠鐵路道岔附近的小羅肥腸。興致勃勃前往,遠遠地看見那里一輛車都木有。心里哇涼哇涼的。也許干了一年也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他們要正月十五才營業(yè)。無奈調(diào)頭往馬路灣的健民肥腸奔去。
       一路過紅綠燈,超車,沒想到,建民肥腸也在過年。
       最后的選擇,八大局對面的關(guān)肥腸。我就不信兩家都不開門。謝天謝地,那兩家還真都開了門。不過那個擁堂很精彩。不大的店堂里座無虛席,人聲鼎沸,如同吃飯不要錢一樣。門口站立了一些等座位的客人,有老人、孩子,有時尚青年男女,有拖家?guī)Э诘淖呷藨舻泥l(xiāng)親們。服務員端著裝滿肥腸的盤子穿梭在桌子、椅子、吃客之間,不時地招呼,小心油湯;那些馬上就要吃完的吃客后面站著等座位的女士,焦急而又自信;坐到位置的吃客手里拿著筷子,兩眼注視著來回忙碌的服務員,等到著那美味的肥腸端上桌來;收拾碗筷的壯漢吃力地端著裝滿碗碗盤盤的鋁鍋,油膩膩的筷子插滿了縫隙之間;小小的吧臺后面,滿頭白發(fā)的婆婆老板笑得嘴都合不攏;一聲聲清脆的川味高腔不時地響起在廚房間的門口,哪個的干煸肥腸?
       還好女兒大老遠就好吃這一口,算是了了愿。我就奇了怪了,這么個食材烹制的飲食,從三元五毛漲到了十一元一晚,一路綿陽、德陽直到省城成都,江油肥腸名聲鵲起,據(jù)說有本小冊子《舌尖上的中國》居然有江油肥腸的介紹。細細品來,它無非是有典型的麻辣適中,軟軟的還有點嚼頭,湯紅亮,氣騰騰,不用等多久,一份免費的醋湯,一元一位的本地大米米飯,就是一份簡單的中式經(jīng)濟快餐。其實我想說,它并沒有想象中洗的那么干凈,如是真的洗的特別干凈了,恐怕那味道也真就不香了。說白了,就是吃那點味道。這就是吃客,這就是人。
       中飯吃完,寶貝要去西山,說要做摩天輪,爬天梯。那就走吧!
       半路臨時攔了個桿。
       他說,請交五元停車費。
       我說,送上山就下來。
       ”交五元停車費,十五分鐘之前下來,退還五元!“
       送他們幾娘母上了半山的游樂場,正好下山到臧克家題詞的江油圖書館看看。人很少,當然也安靜。規(guī)模和氣氛也不好和浦東圖書館比,不過小城里能有這樣一個留有書香之氣的地方也算是不錯了。兩本攝影雜志還木有看安逸,她們就呼叫需要接他們了。也許我看得太慢,太入神了。
       對了今天還是西方的情人節(jié),但是被中國年沖擊的沒有往年的那股瘋勁了。我還是記得給俺的情人——小賽好好地打扮了一番,顯現(xiàn)出她固有的靚麗風姿。呵呵!你認識俺的情人嗎?明天帶她去參加一場阿拉伯式婚禮。
        
      
作者: 山寨山貨    時間: 2013-2-14 22:59
寫的好
作者: yan227    時間: 2013-2-15 22:20
:victory: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5 22:29


肥腸(11元)、牛肉(15元)、蘿卜湯(大碗10元),寶貝只吃蘿卜湯。炒個木耳肉片,飯都吃完了,估計木耳還在大棚里。呵呵! 這就是過年!



俺們小城的圖書館,人不多。找了全部書架,才發(fā)現(xiàn)這兩種攝影雜志。過期期刊在哪里不知道,也不知道問誰,閱覽室里一共只有四個人。



外接室外的閱讀桌有一個讀者的身影。



別看圖書館一般般,還是臧克家的墨寶。


作者: 唐狼2012    時間: 2013-2-16 10:41
有心人。;P
作者: 旋玄    時間: 2013-2-16 11:56
圖書館還可以,就是書不夠多,更新不上,不過還算不錯了,能有一個免費看書的地方,不容易了。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6 23:28
本帖最后由 一客 于 2013-2-16 23:54 編輯

初六
       今天的確是個好日子!太陽一大早就出來了,難得過年有這樣晴朗的天氣,一個叫紅梅的山鄉(xiāng)女孩要舉行鄉(xiāng)村婚禮儀式。
       車車快速地行進在區(qū)鄉(xiāng)公路。田野里一片寧靜,霧靄象輕柔的白紗圍在山巒的半腰,樹林一會兒隱在山丘后面,一會兒又出現(xiàn)在遠處的村莊前面,丘陵的曲線舒展歡快。四十五度晨光穿過山脊、樹林、農(nóng)家,形成一幅幅奇異的光影映像,很可惜不能停下來把這美麗的鄉(xiāng)村美景留在存儲卡上。
       俺們的車車一到村頭,就被一大幫前來迎親的鄉(xiāng)親們圍住了不讓下車。按規(guī)矩那是要給紅包的啦!四面彩旗在前面開路,兩支頗有些年代的嗩吶吹奏著鄉(xiāng)土喜慶調(diào)子,新娘子和新郎穿著舊時樣式的大紅繡花婚服,一會兒雙雙牽手行走,一會兒背上前行,鄉(xiāng)親們和孩子前呼后擁很是熱鬧,路邊的鄉(xiāng)親們也都出來看熱鬧。直到穿過整個村子,才到了新娘子的家。那里早就準備好了婚禮的場地,一道紅色的彩門,紅地毯一直鋪設到禮臺上,中間是一只碩大的雙喜字,小桌上擺放著紅燭,小碟里裝滿了花生、紅棗、桂圓,寓意著紅火、圓滿、早生貴子、男女都有,蓋碗茶也擺放整齊,雙親長者的席位蓋上了紅色的椅套。鄉(xiāng)親們都坐在那里,烤火、喝茶、吃瓜子、聊天,堡坎下面的小道上安放著禮炮,廚房里熱氣騰騰,門口臨時搭成的爐灶上放著高高的幾層籠屜,門廳里案板上的涼菜已經(jīng)成盤待上,現(xiàn)代音響播放著歡快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偶爾嗩吶師傅會湊熱鬧參合進來,那種五音的傳統(tǒng)鄉(xiāng)間老調(diào)和流行音樂一起敲擊你的耳膜,好玩吧!呵呵!婚禮主持人和新娘新郎,雙親溝通著儀式,孩子們圍在新房里嬉戲,大家都在等待吉時!
       隨著主持人的一聲問候,山鄉(xiāng)拉開了婚禮序幕。射箭、跨火盆、過馬鞍、挑蓋頭,跪拜雙親,給雙親獻茶,發(fā)紅包,喝交杯酒,新人親吻,一切都按照傳統(tǒng)的婚禮儀式進行。鄉(xiāng)親們不顧一切擁上婚禮臺子,一時間還找不到拍照的機會,農(nóng)家小樓也不斷傳來喝彩、起哄的聲音,還有一些年輕人干脆站到洗衣臺上看熱鬧。儀式不緊不慢按照程序執(zhí)行完畢,新人進洞房換衣服,主持人終于宣布婚宴開始。鄉(xiāng)親們紛紛結(jié)伴入席,跑堂的端著食盤開始上菜,人們開始倒酒,夾菜,農(nóng)家門廊一共擺放了二十桌。
       人們吃著,喝著,接受新人的祝酒。小孩子在過道里跑來跑去,上了年紀的婆婆爺爺開心地笑著,從外地打工回來過年的年輕人喝著酒,擺談他鄉(xiāng)的精彩和無奈;女孩兒們偷偷地望著她們的紅梅姐,心里似乎有好多話要說。
       到了該回家的時間了,鄉(xiāng)親們熱情地招呼我們,歇一夜,明天回去嘛!我惦記著栽秧溝的老宅,那是我多年來的一塊心病。地震前的一個下午,我曾去過那里,天色已晚光線不好,時間不多,坐在深深的門洞里和老鄉(xiāng)們聊了一會兒,四處看看那些飽含著遠去的故事的石階、柱廊、門窗,天井寬大,采光極好,一扇雕刻精致的木雕鏤空隔斷非常令人震撼,三重石階引人進入側(cè)邊的假山,雖然管理不善,到處顯現(xiàn)出凌亂,但是從那些結(jié)構(gòu)和雕刻精美的門窗、挑梁、可以看出典型的川西北富裕人家的規(guī)模民居。
        傳說這片建筑是紅軍路過此地前就已經(jīng)修建,是那個地區(qū)王姓有錢人家所建。紅軍一來,主人就不見了,鄉(xiāng)民一直以為可能被紅軍鎮(zhèn)壓了。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知道,主人居住在湖南某地,并且參加了那個年代的革命戰(zhàn)爭。這樣一來其親屬再也不用受什么牽連了,其實那個年代也沒有這些事情了哈。他的親屬后人還入了黨,當過村支書。
       十分遺憾,如今那片民居建筑已經(jīng)被后人賣掉,拆了個精光,說是那些構(gòu)件被賣到汶川重新組合搞展覽去了。望著成了菜地的原址,殘留的石階歷歷在目,天井里的樹孤零零地在山風中嘆息,廢棄的石磨還留下些許過去的人氣,假山經(jīng)歷過風風雨雨還挺立在那里,相伴著荒草無言,山溪靜靜地流趟著,似乎述說著往日的幽怨。
       一切就這么無情地消失了。由于疏忽,她永遠地與我失之交臂,令人遺憾的是竟然沒能給她留下一張紀念照片。
       這就是生命的歷程,一處老宅消失了,一個新家誕生了!  還是祝新人幸福美滿吧!   

作者: wuyads    時間: 2013-2-17 14:58
過年回家,這幾個字在外地漂泊的人心中無處安放!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17 17:31




































作者: 小腳丫    時間: 2013-2-17 22:41
真好!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1 15:57
初九   二月十八日
      
       早就傳聞省城的寬窄巷子和錦里名聲鵲起,一直也沒有機會能去感覺一把。正好趁著新年假期結(jié)束,也就兩日的成都行。不過,真的很失望。最后的結(jié)論:成都人新建了兩條街的老房子。全是中外餐館、咖啡吧、茶樓、現(xiàn)代工藝旅游紀念品商店,收集來的水缸、門墩、石獸擺放在門口,復制的牌匾,現(xiàn)代的名稱,舊木料制作的古代家具,那里基本沒有原住民的味道,比起“田子坊”差之甚遠。好不容易找到如下幾處老宅和還算是傳統(tǒng)民俗的殘債余孽,湊合看看吧!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1 16:15
錦里

       錦里就在武侯祠旁邊,春節(jié)期間搞了一個什么廟會。把南郊公園、武侯祠、錦里圈在一起,需要購票進入,每張30元,持老年證可以免票。天陰陰的,冷兮兮的,人確不少,大多數(shù)是外地游客。
       三義廟很有意思,它不是傳統(tǒng)的雕梁畫棟,而是一幢馬頭墻的典型民居樣式。廣場上有一場文藝演出,一個小小的展廳,展出了成都市上世紀40年代以來的老照片,吸引了很多游客。



中國皮影是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但是這里無人問津。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1 16:29


看著四十年代成都破爛的景象,比照突飛猛進的當今成都新貌,讓游客不禁悵然若失。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1 22:29


       陳麻婆豆腐餐館是成都的老字號餐館,位于騾馬市附近,關(guān)于她的傳說很多好吃嘴兒那是耳熟能詳。那是它的門面和內(nèi)飾都比較簡陋,但是前來品嘗豆腐美味的吃客絡繹不絕,自己也是常吃。好在酒店距離很久,于是就去了。后門進去,感覺裝修很入時,樓上樓下,座無虛席。不曾想,那份用土缽碗裝著的麻婆豆腐端上桌來,看著就不怎么好看,一動筷子更是大失所望。不好吃,不知道是什么味的豆腐。隨后上來的魚和燒什錦更是色、香、味全無。可惜這塊老招牌了,可惜這煞費苦心的裝修了。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1 22:33
本帖最后由 一客 于 2013-2-22 00:08 編輯

但是,我不得不說。走出錦里那條街,橋和路口交匯處有家《錦城印象》火鍋味道很巴適。對中午令人失望的陳麻婆豆腐算是個補償吧。呵呵!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1 22:54


雖然省城并不遙遠,多年來她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陌生。省展覽館變成四川科技館,老人家還在夜色中向大家打招呼,本想湊近看看,一時間大家一路漫步,不好貿(mào)然獨行。那就留下這位看看大家吧。



送走朋友們,我陪領導步行去少年時玩耍的地方——春熙路。似乎傍晚的春熙路,沒有什么人進商店購物。然后過天橋,去福興街,看看那里的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



亨得利鐘表行如今的模樣。你還記得胡開文文具店嗎?原址取代它的是一家大型連鎖“蒂爵珠寶”店。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2 00:04


味道大失水準的成都傳統(tǒng)名小吃——賴湯圓。可惜魏傳統(tǒng)題詞的牌牌了。6元一碗的賴湯圓只有8個,個頭比較袖珍。呵呵!



傳說中的成都市后花園——三圣鄉(xiāng),眾多農(nóng)家樂、休閑莊的這一座使本人感興趣。





       水煮肉片、咸燒白、油菜、糯米南瓜、豆花。這一桌子菜,也就是那盆手工豆花好吃,但是調(diào)料比較走火,說句實在話,還不如華泰小區(qū)農(nóng)貿(mào)市場那家豆花店的調(diào)料好吃。
       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名小吃咋就不好吃呢?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2 14:08


       成都的地鐵起步較晚,目前只有1號線和2號線,而且還有部分站點木有運營。感覺還是不錯,說是將來有望延伸到雙流機場。猛一看似乎有點像進入上海的地鐵,比起陳舊的莫斯科地鐵,到處都有中英文對照路牌這點比較方便,那些老外應該不容易迷路。車上人不少,你能看見一個年輕人安詳?shù)刈谀抢,旁邊就站著一個帶小孩子的母親。



       由于不怎么去省城,也不知道火車怎么乘,好在買好了返程票。就懵里懵懂排隊跟著進了候車大廳,攜帶物品和人的安檢也順利通過,票證核對也掃描、蓋章,找候車室才被告知去江油的車車要在外面的臨時候車室。出候車室進入臨時候車室,眼前是黑壓壓的幾路縱隊,那些有座和無座的標示實際上毫無意義。放行時,三個進口分時放行,大量志愿者在現(xiàn)場維持秩序,旅客合成一堆浩浩蕩蕩穿過臨時用隔離伸縮欄桿形成的通道通過站前廣場。
       在成都火車站你才知道啥叫人多,才知道為什么很多事情難辦。

作者: 老劉    時間: 2013-2-22 21:33
老愛回憶,說明咱們老了。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3-2-23 09:56
老劉 發(fā)表于 2013-2-22 21:33
老愛回憶,說明咱們老了。

呵呵!回憶那是因為有的回憶,老了那是因為厚重。就是一個過程。





歡迎光臨 江油論壇 (http://www.inc-ico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