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883.jpg (67.69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05 上傳
江澤民題寫的:長江源
DSC_6888.jpg (80.33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05 上傳
尋找班德湖
IMG_0192.JPG (123.28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07 上傳
每年
3月開始,近千斑頭雁將匯聚長江源頭沱沱河以西
50公里的班德湖繁衍。
綠色江河組織的“2012年斑頭雁守護行動”于今年4月開啟,
楊欣說,近年來,每年被人掠走的斑頭雁蛋就有近2000枚,
為讓這種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得以持續(xù)生存
“守護斑頭雁”行動在全國范圍內招募了3批志愿者,
在斑頭雁產卵、孵化期間,分3批赴班德湖,
擔負斑頭雁繁殖地野外值守,防止斑頭雁蛋被人偷盜,
同時開展對斑頭雁種群、繁殖以及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情況的調查。
最新的守護觀測數據是:湖心島斑頭雁窩已經達到300多個,
每個窩有4-6顆蛋,而整個班德湖的斑頭雁已經超過1000只,
這個數量足以讓人欣慰。
IMG_0145.JPG (146.11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45 上傳
斑頭雁,得名于頭部兩條黑色條斑,體型如鵝一般大。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據2011年6月美國國家地理的報道,它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兒,最高可以飛到9000米的高空。 它不借助任何外力,8小時就能飛越喜馬拉雅山脈,擁有超級飛行能力。它最高的“家”在海拔5000米的長江源。然而,近年來,一些外來者貪圖野味,偷拾鳥蛋,使長江源的斑頭雁數量急劇減少。楊欣說,
經過初步統(tǒng)計,僅長江源保護站附近的
4個湖泊,而斑頭雁的全球種群數僅有
7萬。楊欣說,斑頭雁數量的減少只是長江源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表象之一,和氣候變化、植被退化乃至垃圾污染等都有關系。所以此行來到沱沱河我們要去斑頭雁在長江源最重要的繁殖地
——班德湖。
IMG_2879.JPG (85.21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06 上傳
“從沱沱河沿鎮(zhèn)逆流而上,
50公里之后就是班德湖!彪m然楊欣給我們指了路,但我們花去兩天的時間在班德湖周圍打轉轉,見到無數個小海子,就是見不到楊欣給我們描述過的班德錯,無奈之下,我們原途返回坨坨河,只能用這張宣傳畫代替我要講述的故事。
班德錯.jpg (125.93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33 上傳
班德湖,丁丁今年4月拍攝
IMGP0537.JPG (103.79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29 上傳
IMGP0546.JPG (128.1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29 上傳
班德湖一直誘惑著我們的Jeep向荒原縱深駛去
遇山翻山、遇河就沖
可眼前這條河不敢妄為了
正當我們不知該如何的時候
我們命里修來的護佑者阿布出現了
他和他的兄弟先下河蹚水
找到最淺的河床然后指揮Jeep過河
誰知還有3米遠的距離就要上岸時
Jeep熄火停在了水中央
阿布和兄弟們又找來繩索
一切就順利起來了
后來才知阿布也是斑頭雁的守護者
DSC_5409.jpg (115.62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22 上傳
IMGP0558.JPG (130.64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29 上傳
在一大片濕地前Jeep猶豫了
我們是單車進入江源
擅闖將自食其果
于是我們三人一字排開
用腳力探查路面的硬度
結論是:Jeep 不能去!必陷無疑!
IMGP0584.JPG (94.19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33 上傳
DSC_6972.jpg (146.3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22 上傳
沒有找到班德湖的我們就地宿營。
在河灘邊拾上游沖下來的木塊,
這頓飯我們花去5個小時才吃到嘴里
DSC_6961.jpg (100.39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7:22 上傳
沱沱河的黃昏8點30分還如此明亮。
-
IMG_0101.JPG
(88.29 KB, 下載次數: 27)
作者: 陳小邛 時間: 2012-8-20 18:43
本帖最后由 陳小邛 于 2012-8-20 18:48 編輯
你好
IMG_0268.JPG (124.24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17 上傳
這就是通向長江第一縣——曲麻萊的土路。雖然少有人車路過,但格爾木公路總段對它的保養(yǎng)卻從未間斷過。
從不凍泉到曲麻萊的路是省道308號線,地圖上一條紅紅的細線連接,全程312公里。我們決定穿越這條線是因為整條線貫穿于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之中,我們希望的與動物并駕齊驅的那種情形有可能出現,另外,我想這條路少有人車,高原荒漠的空靈的氣息更能充分的呈現。總之因為對它的一無所知導致我們選擇了踏上它的旅途,,,,
IMGP0644.JPG (172.15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18 上傳
我們接近5000公里的旅程就在這路上爆過一次胎。
IMGP0649.JPG (88.33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19 上傳
這路上帶給我們的空靈和寧靜讓我們無數次地停留,不肯離去。
IMGP0495.JPG (104.92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21 上傳
果然,如愿,這是藏原羚。
IMGP0659.JPG (73.75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19 上傳
這是長江上游的楚瑪爾河大橋。 楚瑪爾河是青藏線上的一條大河,長江的3條源頭河之一,位于可可西里無人區(qū)南部邊緣,河灘呈現奇怪的紅色!堕L江志》載:“楚瑪爾”為藏語,意為“紅水河”,又譯為曲麻萊河、曲麻河、曲麻曲。舊稱“那木七圖烏蘭木侖河”,系蒙古語,意為“像樹葉一樣的紅河”
IMGP0681.JPG (77.75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19 上傳
楚瑪爾河流域上游地區(qū)屬于可可西里的一部分,可可西里又與新疆的阿爾金、西藏的羌塘相連,這是中國最大的一片無人區(qū)之一,也是中國目前大型野生售類動物分布數量最多的地區(qū)。
IMG_2728.jpg (88.66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18 上傳
這條線上可以看到曲麻萊縣城舊址。曲麻萊縣是1952年建政,今年正好建政六十周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因舊縣城所處地理位置窄小,發(fā)展受限,整體搬遷至新縣城。在舊縣城遺址只剩殘垣斷壁,已沒有一間完整的房屋。但還能分辨出哪是縣委大院,哪是院門、院墻,哪是開會的禮堂。
IMGP0942.JPG (68.14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20 上傳
當時最好的房子——供銷社的門柱子仍頑強的矗立在廢墟中
IMGP0844.JPG (149.18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20 上傳
這似乎就是電影里看到的五、六十年代的縣委大院的影子。
IMG_2760.jpg (55.92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18 上傳
IMG_2762.jpg (66.09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18 上傳
夕陽中的殘垣斷壁 似乎有種絕氣的孤獨。
-
IMG_0439.JPG
(98.69 KB, 下載次數: 29)
-
IMG_0447.JPG
(158.1 KB, 下載次數: 30)
作者: lantianbaiyun 時間: 2012-8-20 18:44
美文美圖,非常喜歡此貼!樓主辛苦了
作者: 陳小邛 時間: 2012-8-20 19:04
本帖最后由 陳小邛 于 2012-8-20 19:29 編輯
從曲麻萊到玉樹再到石渠,延綿數百公里,
我們就在花叢中穿行,在花叢中露營。
DSC_7341.jpg (204.93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3 上傳
IMGP1019.JPG (199.85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3 上傳
IMGP1090.JPG (172.34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3 上傳
IMGP1115.JPG (155.38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4 上傳
IMGP1106.JPG (150.53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3 上傳
張小綱拍攝
psb[4].jpg (191.51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4 上傳
張小綱拍攝
不是身體的疲累才讓人感到有累意
美得過頭的東西也會讓人產生累意
DSC_6661.jpg (152.82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2 上傳
8月的高原似夢如幻
DSC_7232.jpg (104.4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3 上傳
DSC_7165.jpg (113.55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2 上傳
一路走來道班工人始終是我們最敬佩的人
psb[5].jpg (48.2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5 上傳
張小綱拍攝
像這樣的“家”,我們留戀一萬年
DSC_6041.jpg (157.22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2 上傳
在石渠的奔撒小學,孩子們跟著我在草原上雀躍
我把他們最愛的食物巧克力發(fā)給大家
DSC_6055.jpg (79.7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8:52 上傳
快樂和幸福都蕩漾在我們心間。
作者: 陳小邛 時間: 2012-8-20 19:26
本帖最后由 陳小邛 于 2012-8-22 10:52 編輯
走進德格縣竹慶鄉(xiāng):
IMGP1259.JPG (189.83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11 上傳
早上從石渠出發(fā)往南,下午5點右邊路上的這堆瑪尼石將我們帶進了竹慶鄉(xiāng),
這是個不易被看見的藏族鄉(xiāng)村,
要有好奇心的人,才能根據路邊的瑪尼石進一步地向草原深處走去
經過幾個拐彎,才能見到隱藏在緩坡背后它
IMGP1219.JPG (168.75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10 上傳
IMGP1269.JPG (132.08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11 上傳
IMGP1275.JPG (185.38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12 上傳
就是這些色彩斑斕的藏式建筑吸引我們留宿一夜。
IMGP1281.JPG (115.21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12 上傳
IMGP1292.JPG (109.19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12 上傳
IMGP1297.JPG (136.22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12 上傳
鄉(xiāng)村街景。
IMGP1333.JPG (133.83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13 上傳
-
IMG_2857.jpg
(125.03 KB, 下載次數: 31)
作者: 瓜兮兮 時間: 2012-8-20 19:29
欣賞了,感謝樓主
作者: 陳小邛 時間: 2012-8-20 20:07
本帖最后由 陳小邛 于 2012-8-22 10:48 編輯
IMGP1355.JPG (156.76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39 上傳
竹慶寺,再遠是藏區(qū)最早的佛學院,更遠是名叫白瑪唐的閉關中心
IMGP1366.JPG (119.62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40 上傳
IMGP1379.JPG (78.13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40 上傳
IMGP1394.JPG (97.65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40 上傳
IMGP1383.JPG (62.9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40 上傳
竹慶寺更深地藏在竹慶鄉(xiāng)山背后的一片緩坡上
平時里這里的喇嘛常常到鄉(xiāng)上購物和閑逛
他們的臉上堆滿笑容
似乎很喜歡過這種并不是苦行僧日子的喇嘛生活
今天我親眼看見
他們結伴而行唱著歌兒走向白瑪唐的講經堂
IMGP1411.JPG (94.96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42 上傳
IMGP1412.JPG (100.29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42 上傳
IMGP1462.JPG (130.57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53 上傳
嘎迪喇嘛今年90歲,在白瑪唐已經閉關40年了。
IMGP1436.JPG (238.93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59 上傳
嘎迪喇嘛在這所小木屋里過了40年,他說從來沒下過山,將來也不會下山
IMGP1441.JPG (177.48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0 19:58 上傳
他叫白馬德清。12歲,出生在竹慶鄉(xiāng),
就是白馬引領著我們找到山里的嘎迪喇嘛,
他說嘎迪是他的榜樣
9月開學時間他就不去上學了
佛學院是他的未來
此時他正對著嘎迪40年來閉關站立的位置所留下的腳印
頂禮膜拜,,,,
作者: 陳小邛 時間: 2012-8-20 20:20
海子 發(fā)表于 2012-8-20 17:47 
陳老師 實名注冊了哇 還有很多都不知道五色經幡 是誰呢
陳老師每一片游記 都是人與自然地親切對話,讀 ...
謝謝海子兄弟的鼓勵哈
作者: FOREVERYOUNG 時間: 2012-8-21 07:32
我將來也要這樣去旅游
作者: Xx洗洗睡了 時間: 2012-8-21 09:36
名人 能在這上面遇見你 真是榮幸哇
作者: 東方蜘蛛 時間: 2012-8-22 09:20
做個記號,等陳老師的后記。
作者: 陳小邛 時間: 2012-8-22 10:45
tangling 發(fā)表于 2012-8-21 22:37 
我看了江油戶外陳姐發(fā)的貼子,特地在當當網上買了一本《尋訪隱秘部落》,喜歡的很,很多同事分享了這本書! ...
旅行是一種不治之癥。一旦感染了,就再也無法擺脫。欲望在心里不定期地隱隱作痛,邁開腳步才會獲得短暫的身心安寧。是嗎?
作者: 夜雪靈 時間: 2012-8-22 12:35
欽羨樓主歷過的山山水水,感動于你的勇敢、堅韌與執(zhí)著。謝謝帶來養(yǎng)眼、養(yǎng)心的影像。:)
作者: 大光頭 時間: 2012-8-25 10:23
陳小邛,好樣的!!
作者: 榕樹 時間: 2012-8-25 21:12
精采: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作者: 神行快驢 時間: 2012-8-26 16:19
向陳老師致敬!
作者: 長弓 時間: 2012-8-27 11:19
陳小邛 發(fā)表于 2012-8-20 20:07 
竹慶寺,再遠是藏區(qū)最早的佛學院,更遠是名叫白瑪唐的閉關中心
跟隨鏡頭游歷無人區(qū),欣賞大片美圖。敬佩你的勇敢。
作者: 青青,河邊草 時間: 2012-9-12 16:16
好羨慕這樣的生活,豐富多彩.
作者: 六大四隊 時間: 2012-11-27 21:38
在漢地這樣的僧侶可能已經很少了 現代人看他會有點 自閉 愚頑 與世界格格不入
作者: 溺水三千 時間: 2012-11-28 11:05
這樣的旅行才更真實:victory:
歡迎光臨 江油論壇 (http://www.inc-icom.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