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久_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顶级AV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江油論壇

標題: 走進中國目前沙漠化最嚴重之地——民勤西渠鄉(xiāng) [打印本頁]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3 15:53
標題: 走進中國目前沙漠化最嚴重之地——民勤西渠鄉(xiāng)
本帖最后由 五色經(jīng)幡 于 2011-11-3 16:06 編輯

         20117月中旬,我和玉妹的巴丹吉林沙漠旅行就要接近尾聲,我們在翻看地圖準備選擇一條最近返回蘭州的路線時,突然看到我們當下所處的位置——內(nèi)蒙雅布賴鎮(zhèn)離甘肅民勤縣就70多公里的車程,遂決定離開內(nèi)蒙境內(nèi)轉(zhuǎn)向正東方向,直奔甘肅民勤而去。記得,多年前在國家地理雜志上見到一組民勤西渠鎮(zhèn)的圖片,那里是中國極旱之地,年均降雨量僅110毫米,人們對水的珍惜達到無以復(fù)加的地步,圖片所表現(xiàn)的人們在干渴的環(huán)境下生活的場景讓我至今難以忘懷。那么,目前這個中國沙漠化最嚴重地區(qū)的人們的生活現(xiàn)狀如何呢?此去西渠,目光投向底層,我們無力改變什么,唯有記錄……
         矗立在巴丹吉林沙漠雅永路段(雅布賴至金昌)上的指示牌,從這里我們向正東方向駛?cè),奔往民勤的西渠?zhèn)。這時正是7月19日午后3點半。
下午5點到達民勤,這是縣城一角。
縣城邊的民居。
從縣城到西渠鎮(zhèn)48公里,我們要去那里尋找50年代末已消失了的青土湖。下午6點半到達西渠,到鎮(zhèn)上一問方知去青土湖還要向北行駛28公里,那里已是騰格里沙漠邊沿。這是去青土湖的路上,我們已置身于塵埃漫天的茫;哪。
         漸漸接近,蒼涼大地讓人頓生奇想,祈求上天還這里綠色!
                         這片已逐漸沙漠化的草甸就是曾經(jīng)的青土湖原址。民勤2385萬畝土地,沙漠面積達1205.88萬畝,荒地面積達969.12萬畝,綠洲面積僅剩210萬畝。全縣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發(fā)量卻是2644毫米,年均風沙天氣139天,沙塵暴天氣37天,是全國最干旱和荒漠化嚴重地區(qū)之一。已有395萬畝的草場退化,58萬畝林地沙化,35萬畝白茨和紅柳等天然植被死亡。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湖區(qū)有3.2萬人因生態(tài)惡化被迫外流。據(jù)介紹,民勤綠洲存亡關(guān)系到河西走廊的安危,河西走廊一旦受阻,古絲綢之路和亞歐大陸橋?qū)⒉粡?fù)存在。
       歷史上的青土湖最大水域面積是400平方公里,1959年干涸,成為民勤北部最大沙區(qū)。溫總理說:決不能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2007101日,溫總理站在青土湖遺址的岸邊認真視察了這里生態(tài)惡化的現(xiàn)狀,并留影紀念。
         719日當我們返回西渠鎮(zhèn)時,已是夜里21點過,大地漆黑一片,我們決定隨便找一處村莊住下,就這樣我們尋著手電光來到這條水槽邊,村民老李正往農(nóng)藥噴灑器里灌水,我問“這里有住宿嗎?”他說沒有。又問:“我們可以住你家嗎?”他遲疑了。我轉(zhuǎn)身問穿黃色T恤的小男孩:“可以住你家嗎?小男孩高興地朝旁邊的姐姐笑笑,直點頭。
        小男孩叫劉虎,13歲,他和姐姐弟弟開著三輪摩托來水槽邊取水,他說這水不能吃,是苦澀的,只能用來澆棉花地和茴香地,還不能多澆,因為有害元素太多。所以村民洗衣洗碗都不用這水。我們跟著劉虎的摩托車,走進了西渠鎮(zhèn)水勝村七社。

作者: yny    時間: 2011-11-3 16:12
民勤縣的荒漠化問題,是西北荒漠化的典型!除人為、自然和地殼因素外,還須國家層面著力!很高興看到國家正在出臺好政策!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3 16:16
本帖最后由 五色經(jīng)幡 于 2011-11-3 16:22 編輯

      
劉虎的爺爺奶奶正在吃晚飯,劉虎說:“奶奶家寬敞,你們就住這里,爺爺奶奶同意了!睜敔攧⒄龂衲70歲,奶奶唐金香今年66歲,他們養(yǎng)育了5個子女,老大老五在民勤縣城打工,老三老四在較遠的外地打工,老二劉明留在家里種地及照顧父母。
         我見唐金香用沒喝完的面條水來洗碗,立即觸動了我那根敏感的神經(jīng)——民勤的水。她把半鍋白色的面條水洗成了咖啡色,她說洗一個二個碗用這么多水,洗十個八個碗也用這么多水,洗過碗的水要用來喂羊。民勤人對水的珍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令我吃驚的同時一種從心底升起的酸澀的感覺頓時淹沒了我。
         于是我和他們圍繞水聊起來。劉正國說:“西渠鎮(zhèn)一帶靠近騰格里沙漠,方圓幾百公里打出的井水都是咸苦的,但95年社里仍然決定集資打井,按人頭入股,愿意入股的每人出資3000元,此井水用于澆地。當時我們有9畝地,我和孩子他媽還有老五一家共貸款了1.6萬元 ,到現(xiàn)在連本帶息要還2.6萬元,目前我們一分錢都沒還上,今年5月信用社還來催還貸款,這錢得慢慢還上,不能再拖著了。2005年國家政策好,給我們這里安裝上了自來水,5天一次供水,放水時間限于半小時,一戶人家一年交水費180元,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們的飲水問題。如今社里那口集資建的井已有16年了,埋在地下300米的鋼管漸漸銹蝕得不能用了,還有4年就到報廢的時候了,到時還要集資再打井,否則就沒水澆地,我們又面臨再次集資貸款 ……   再次集資貸款這對于負責累累的劉家老人來講簡直就是橫在頭上的一把刀!
這是劉虎的爸爸劉明,今年44歲,他說:“95年我家集資6000元,澆地7畝,我連本帶息也是去年還完了1.8萬元的貸款。對于他們貸款的利息如此之高我有些疑惑,劉明告訴我當年的貸款都是月息一分六厘八,還說是農(nóng)村信用社貸出的,我更加疑惑不解。
我們一直聊到深夜,2350分,劉明說:“我要去地里,還有17分鐘就該我家澆地了!蔽蚁胛矣钟龅揭患な,于是就打上手電尾隨劉明沿著田埂小道走向地里。這時看見另一村民在黑暗中拄著鐵鏟,仿佛在等待一個時刻的到來。劉明氣踹噓噓地到來,用手電照了照溝里的攔水埂,又數(shù)了一下數(shù),說12點零7分到!放水!這個村民猛使勁,一鐵鏟下去,豁口立即打開,帶著苦澀咸味的地下水嘩地沖進了劉明的地里。劉明說灌溉到了規(guī)定的時間豁口就立即填堵,決不允許哪家哪戶“多吃多占”。
劉虎是個十分懂事的孩子,在黑夜中走田埂小道,他始終牽著玉妹的手,給我們打光。劉虎說,自己在西渠小學(xué)讀書,每學(xué)期交450元生活費,學(xué)校是這樣管理三頓飯的:早晚提供稀飯,不管饃;中午米飯或面條加土豆;一周一次青菜煮肉末,所以劉虎每周回家都要帶饃到學(xué)校和著稀飯泡泡吃才經(jīng)飽。后來玉妹回到江油給劉虎郵去了新衣服。
晚上,我們就睡在這張炕上。
720號清晨5點半,太陽還沒有探出頭來時,劉正國就帶著干饅頭趕著羊出門了,他一生都從未懈怠過他的羊,放羊是他第一要事,買掉小羊羔的收入是家里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粗谋秤埃路鹂匆娨粋縮影,一群在大西北貧瘠的土地上拼其一生都未能過上舒心日子的農(nóng)民兄弟們依然一如既往地熱愛著故鄉(xiāng),他們沒有理由拋棄生養(yǎng)自己的這片土地,他們別無選擇!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3 16:29
清晨6點過我站在殘斷的土圍墻上,向東張望,更遠是太陽升起時那半壁天際的血色朝霞,近處是朝霞中的村莊開始躁動,村民開始了一天的勞動。
村民打下“蒿槰”草,是用來喂羊。在這里,村民起床之后不吃不喝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羊或打草喂羊,他們對羊的感情猶如對自己的孩子一般呵護,與羊相依為命是他們的宿命。
在這里我只看到村民們種植三種植物——棉花、茴香、向日葵。劉明說,這里的土質(zhì)特別的鹽堿,不適宜種植糧食。
我來到昨夜碰上劉虎的水井邊,才看清了這口井的模樣,看是清清的水卻是笑面虎,入口就生病。木輪下是出水口,小紅磚房里是水表,每戶澆地之后都要登記。凡打井取水都是要給國家上繳水資源費的,水勝村的這口井每立方米國家收取2.8分水資源費。
9點半我回到了唐金香的土屋,看見她舀一碗淘米水去了正屋,然后將淘米水倒進洗臉盆開始洗臉,因為有了昨晚用面湯洗碗,我一點都不詫異了,反而覺得她的行為自然而然。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3 16:36
之后,唐金香開始吃早飯,這時她又讓我開了眼界。她把干得能敲響的饃泡在西瓜里吃,不知是為了省水還是這樣吃是一種習慣,我問她,這樣好吃嗎?她淡淡地說就這樣吃。我不懂她的意思,也不好多問,我已經(jīng)打擾了她的生活,我想她也許不愿意把自己生活當中的那些讓一個外人感到奇異的東西作更多地解釋。
唐金香家的廚房具有西北貧困農(nóng)村廣泛的代表性,所有的家什簡樸至極,并透出單一的時間感,還有“泥土”的味道。
唐金香的所有兒孫都幾乎在這道門梁上吊掛的秋千中度過童年時光。每天吃過早飯的唐金香總是要帶著孫子玩耍秋千,這也是她的快樂時光。
今天正是20號,是西渠鎮(zhèn)所有村社放自來水的時間,上午10點,唐家的水管準時流淌出了清澈可口的自來水,全家人都忙著在30分鐘之內(nèi)要接夠5天的飲用水。
當家里所有能盛水的東西都裝滿水后,還有時間的話就把水管接往水窖。
唐金香說這盆水要在太陽下曬熱乎后拿來給孫子洗澡。而他們自己夏天洗澡一兩次就足夠了,冬天從不洗澡。
這個不足8平米的菜地是唐家一年四季唯一的蔬菜來源地。種的是茄子、辣椒和西紅柿。
唐家唯一的果樹就是這棵青蘋果樹,也是孫子唯一的零食。
唐家去年收獲的茴香、棉花、向日葵都沒賣出去,堆放在空房里,所以今年日子更艱難。劉正國說去年沒賣掉的東西今年仍然要種下地,不種更沒希望。土地也是他們的宿命。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3 16:47
本帖最后由 五色經(jīng)幡 于 2011-11-3 17:25 編輯


在劉家吃過中午飯,劉正國有了較長一段的時間給我講了關(guān)于他眼中的青土湖:劉家在這里住了十幾代人了,記得我小時候這里并不是很少見雨,一年要下十次八次雨吧。那時青土湖水滿滿的,北方有大風吹來,湖水波光粼粼,岸邊一片青幽幽的蘆葦在擺動的,看見好高興,大人把我從湖邊帶不走的。有一年水浪很大淹沒了周邊的土屋,大人就不讓我們小孩子去湖邊玩了。我記得青土湖徹底干涸是1963年,那時我13歲,印象很深,湖里一滴水都沒了。青土湖徹底干掉后,方圓幾百公里就很少下雨了,現(xiàn)在一年下一兩次雨,都是在農(nóng)歷中秋時節(jié)下,每次都是柔柔地飄幾滴,莊稼都淋不濕,心里急呀。因為嚴重缺水我們村從85年到95年這十年間外流的人最多,留下了好多土地沒人種,看土地荒廢我心疼,硬是堅持下來,就四處去找靠水近的地承包,那時成本不高,一畝地承包費就100元,我包了20多畝,種小麥種棉花,收成后換來的錢供5個孩子念書,所以孩子們都初中畢業(yè),基本會算會寫,F(xiàn)在我們種的全是經(jīng)濟作物,不但不交稅,政府還每畝補助十幾塊,學(xué)娃子念書免學(xué)費,這都是國家好。∥覞M足了……”老劉一口氣跟我講了這么多,他的講述清晰而有條理,像是有文化的人,但卻從沒讀過書。        老劉講完了,點燃一支煙,這時他看上去云淡風輕,無怨無艾,他屬于那種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我能想象他在自己成長和哺育兒女成長的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心路磨礪及最大體力的付出是如何地讓人揪心,這都已不在重要,重要的是老劉歲到晚年仍然保持一份滿足的心態(tài),對社會和他人別無所求,反而心存感激,這正是他讓我由衷敬佩的地方。
2007年10月,溫總理來到西渠深入百姓家中,右3是唐金香。她有幸與總理同坐在一個炕上聊家常,她說是幾輩子的光榮。我在她家翻拍的照片。
老唐全家到齊應(yīng)是17人。這是二兒子劉明全家和爺爺奶奶的合影。


  20號午后,我們?nèi)チ穗x水勝村5公里的珠明村。這是劉明介紹我們?nèi)サ,說那里貧困并且極缺水。這個有趣的老人叫劉學(xué)文,73歲,看到他時,老人正坐在路邊的水渠旁發(fā)呆,他的長相讓我大吃一驚,立即聯(lián)想到古羅馬十字軍東征的歷史故事。
  1095年11月,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勒芒宗教大會上慷慨激昂地發(fā)出號令:“在東方,穆斯林占領(lǐng)了我們基督教圣地,現(xiàn)在我代表天主向你們下令,懇求和號召你們,迅速行動起來,把邪惡的種族消滅干凈,在上帝的引領(lǐng)下,勇敢地踏上征程吧!”由此拉開了十字軍東征的序幕。
這場戰(zhàn)爭的實質(zhì)是由西歐的封建領(lǐng)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fā)動的持續(xù)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戰(zhàn)爭。由于羅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十字軍東征大多數(shù)是針對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的目的是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東征期間,教會授予每一個戰(zhàn)士十字架,組成的軍隊稱為十字軍。十字軍東征一般被認為是天主教的暴行。
當時在歐洲被天災(zāi)與賦稅壓迫的許多生活困苦的農(nóng)奴與流民受到教會封建主的號召,引誘他們向東方去尋找出路與樂土。諸多缺少土地的封建主和騎士想以富庶的東方作為掠奪土地和財富目的地。很多參與東征隊伍的人干脆就沒有回歐洲。尤其是實行長子繼承制后,西歐出現(xiàn)許多無世襲封號、無財產(chǎn)和土地的騎士。他們四處游蕩,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無所不為。因此,大批騎士渴望奔向東方去劫掠財物和奪取土地。這些留在東方的十字軍人在當?shù)亟⒘塑娛、文化和商業(yè)前哨。據(jù)史料記載,十字軍東征最遠到達了大月氏,今中國新疆境內(nèi)。
我也曾聽說在甘肅某地至今還生活著當年十字軍的后裔,他們雖然與當?shù)赝林藥装倌甑牟粩嗟难}融合早已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了,但他們的人種特征仍然或多或少地保持了歐洲人的特質(zhì),我眼前的這位老人看上去具有歐洲人血統(tǒng)的劉學(xué)文難道就是十字軍留在東方的后裔?!我驚詫得瞪大了雙眼,立即靠近他,拉他坐下。然而,劉大爺不知道這些歷史,圍繞此話題也就無從說起。
劉大爺家門前就是水渠,是100多個公里外地紅崖山水庫放出的水。關(guān)于“水”老人講述到(他的話實在難懂,我聽個大概整理如下):“今年運氣好,春季播種的時候放了一次水,現(xiàn)在又放,并且已經(jīng)放了十天了還有兩天就關(guān)閘了。前幾年只是播種的時候放一次水。修水庫時我出了大力的,那是1955年,我還小就參加了出工隊伍,一上工地抬不動石頭就把我退回家,到大躍進時期我又去水庫工地干活,拉馬車、抗石頭,馬驚了把我摔下車來,兩只腳踝都折了!彼蜒澞_卷起讓我看受傷的腳踝已經(jīng)變形。老人接著講:“對于水庫工地我前前后后干了二十多年,我們曾跟靠近紅崖山水庫最近的那個村子因水而打架,兩邊都是全村出動,打得成仇人。原因是他們在秋季放完水后就把水渠關(guān)閘了,而我們下游的好多村莊都還沒澆地,沿途受影響的村莊都一哄而上,打得他們每戶人家的壇壇罐罐都碎了。結(jié)下了冤家,有一年,大約是75年吧,我們的莊稼地都剛澆過,他們反而放水下來淹沒了土地,我們又打了一次!崩先说闹v述帶有一種悲愴,我被他的情緒感染,仿佛看見滾滾塵埃里衣衫破舊、膚色黝黑的灰撲撲的漢子們手執(zhí)棍棒橫空飛舞的場景……
劉大爺所在社是珠明村六社,十戶人家,原來有人170多,現(xiàn)在僅90多人了。因為水而搬遷走了多數(shù),剩下的人家對于土地進行了重新分配,都盡量分配在靠近水渠的地方,所以現(xiàn)在澆地基本沒問題。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領(lǐng)到55元的生活補助,75歲的老人領(lǐng)60元。劉大爺老兩口每月的110元全部給了孫子孫女上學(xué)用。老人還指著院里如山一樣堆積的棉花說:“這是我家去年收獲的棉花,有4、5噸。但是去年沒賣出去,今年生活就特別難,這些棉花放露天質(zhì)量就下降,越放越賣不起價,我愁啊,愁得睡不著……”老人的講述讓人揪心,目前我無法幫助他,但我告訴他,孫女劉芳考上高中請通知我,我一定會給予實質(zhì)性的支持,并把通訊地址和電話留下,我真的希望我能幫到他們。
劉芳今年14歲,念初二。她長著一雙別樣的藍眼睛,還有與此地不相適宜的白皮膚,她的普通話超級的好,大大方方地給我們講:“在這里不念書沒出路,老師都這樣教育我們,所以我很努力,相信自己可以考上大學(xué)。我從小就感受生活特別難,從懂事起就沒看見過爺爺奶奶吃過一頓舒心的葷菜,自己也沒有敞開肚子吃過肉。上學(xué)期間,我們住校,每周星期一天不亮就背上書包和干饃去西渠鎮(zhèn)中學(xué)上學(xué),我們一天三頓都在校吃,早上全班50多個學(xué)生靠學(xué)校提供的兩桶熱水泡干饃吃,用不完的水,同學(xué)們都盯著,大家都用最快的速度吞饃,之后就搶桶里剩下的水,搶得到今天就有水喝,搶不到整個白天都沒水喝,就只有花錢買水喝,誰又舍得呢?!中午都是白面條,晚餐學(xué)校供應(yīng)稀飯加自己的饃,每周四打一次牙祭就是能吃上放了堿的干面條!蔽覍⒎嫉膶W(xué)習生活無法評價,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要加倍地付出和特別能吃苦,以后才能過上想要的日子。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就在寫這段文字時正好看見新聞聯(lián)播的一條新聞: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wù)院常務(wù)會議,我國九年制義務(wù)教育學(xué)生的營養(yǎng)問題提到了國家的議事日程上來了,從今年秋季學(xué)期起我國試點困難農(nóng)村學(xué)生每天每人獲3元餐補。西渠應(yīng)在其中。
珠明村全村共用的自來水閥,這里也是5天一供水。
因為還有兩天這渠水就要關(guān)閘了,所以不斷有村民前來渠邊取水備用。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3 17:04
本帖最后由 五色經(jīng)幡 于 2011-11-3 17:28 編輯




臨別了,劉芳拉著玉妹還有她爺爺和弟弟合影,玉妹告訴她:“好好學(xué)習爭取考大學(xué)考到綿陽來,我會幫你完成學(xué)業(yè)。”劉芳仿佛聽到了上帝的福音,眼睛明亮起來,一個甜美的夢想漸漸在她腦海中升起,她要為這個夢想去拼搏,在她眼里玉姐姐就是外面的世界,她決定要向玉姐姐走近。她說期待再相聚。我想劉芳會有別于過去,她發(fā)奮讀書的決心會更大更堅決。
距珠明村只有7公里的地方就是志云村八社,我們是下午6點過到達這里的,這里有14戶人家,60多人,都姓彭。每戶門楣上都寫有“第世將軍”,意思是“我們都姓彭,祖上出過將軍,以此為榮”。此地距騰格里沙漠只有5公里的土路,村中大部分土地都被沙子淹沒,十幾年不長莊稼,地層表面一層厚厚的鹽堿。

奇怪的是村子中的男人們幾乎都閑散著,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有如下的了解:這里井打得再深出水都是又咸又苦,人畜不能飲用,吃水是從7公里以外壓過來的,全村只有一個水籠頭,5天一放水,放一個小時,大家排隊接水。因為缺水,每戶只能養(yǎng)羊10只。每戶每月繳水費10元。這里主要種植棉花,一斤可賣12元。留守在家的女人們都穿得時尚,象城里的居民,孩子們3歲后都送到鎮(zhèn)上的幼兒園,在外打工的男人們說再苦也要送孩子們?nèi)W(xué)文化……
因為5天一放水,包括喂羊的水,所以每戶接得多,要夠人畜共用5天。
志云村的村民的確比我們之前去的兩個村村民更會過日子些,他們把家歸置的干凈而整潔,雖然更接近沙漠,村民還說再過幾年騰格里就會吞沒他們的家園,盡管如此,他們?nèi)匀话旬斚碌娜兆舆^好,他們說該做啥就做啥,這是命,命大于天,不可違。


在民勤人們喊得最響亮的口號就是如圖!

晚上8點20分是我們離開西渠的時候了,回望這片土地,兩天來的所見所聞,這里的一切都讓我們震驚和陌生,他們在兩大沙漠的夾擊之下,頑強地生活和勞作,無數(shù)代人都因“水”而掙扎和努力,卻從不放逐生活,我在他們或多或少的笑容中讀到了生命的最本質(zhì)意義:善待生命。
云彩暗了,時已薄暮,想起崔顥的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作者: 閑的無聊    時間: 2011-11-3 17:26
樓主的照片發(fā)人深思。
作者: 村夜未央    時間: 2011-11-3 19:03
一個字一個字,一幅照片一幅照片,眼已濕潤。
作者: yny    時間: 2011-11-3 19:29
我和村夜未央有同感!謝謝樓主!
作者: 紫花地丁    時間: 2011-11-3 19:38
心情很沉重,心很酸。感謝樓主的游記,很生動。
作者: 霧山客    時間: 2011-11-3 19:46
曾經(jīng)在甘肅、新疆走過,缺水的滋味——————苦啊
作者: 一客    時間: 2011-11-3 21:40
非常感人的紀實報告。樓主能駕車深入遭受嚴重自然災(zāi)害的民勤,關(guān)注那里的生存狀態(tài),以一顆充滿大愛的心,翔實地體驗和記錄了如此催人淚下的過程。辛苦了!向你們學(xué)習!
作者: 云動風動心不動    時間: 2011-11-3 2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作者: 貝馬    時間: 2011-11-4 03:49
又看到你的照片和文章了:handshake
作者: 海子    時間: 2011-11-4 07:22
纖細的筆觸勾勒觸西北的蒼涼和落寞 ,美女們?nèi)サ倪@些地方 反差太強烈了。 湖泊干枯,信念猶在,向民勤人的堅守致敬!向為民勤人生存而吶喊的樓主致敬!
作者: lantianbaiyun    時間: 2011-11-4 10:37
圖文并茂的游記讓我記住了那里的人們以及生活狀態(tài)……向樓主致敬。!
作者: 糟老頭    時間: 2011-11-4 10:40
這是最真實最好的記事。

04.gif (253.4 KB, 下載次數(shù): 15)

04.gif

作者: 釣魚竿    時間: 2011-11-4 11:59
看后心里沉淀淀的,大自然的無情,樓主的友情真讓人感動。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4 12:33
海子 發(fā)表于 2011-11-4 07:22
纖細的筆觸勾勒觸西北的蒼涼和落寞 ,美女們?nèi)サ倪@些地方 反差太強烈了。 湖泊干枯,信念猶在,向民勤人的堅 ...

你說對了他們就是只剩下“信念”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4 12:35
一客 發(fā)表于 2011-11-3 21:40
非常感人的紀實報告。樓主能駕車深入遭受嚴重自然災(zāi)害的民勤,關(guān)注那里的生存狀態(tài),以一顆充滿大愛的心,翔 ...

你總是鼓勵我,謝謝哈。
作者: 五色經(jīng)幡    時間: 2011-11-6 12:33
貝馬 發(fā)表于 2011-11-4 03:49
又看到你的照片和文章了

接下來還有讓你更心酸的故事,等我空了再發(fā)。
作者: 長弓    時間: 2011-11-16 12:31
五色經(jīng)幡 發(fā)表于 2011-11-6 12:33
接下來還有讓你更心酸的故事,等我空了再發(fā)。

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壓不倒勤勞、撲實的人民!樓主辛苦了!
作者: 比爾    時間: 2011-11-30 19:21
支持樓主。世上心酸的故事實在太多!
作者: 流星cxq7778    時間: 2014-7-19 11:04
感人的紀實報告,致敬!




歡迎光臨 江油論壇 (http://www.inc-ico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